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桑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呈现了他的伦理追求,包括他的代表作《红字》。通过对生活在压抑的清教社区的主要人物生活与心理的详细描述,作者试图反思清教社区的道德体系和展现自己的道德追求。
本文作者尝试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这部小说中所蕴含的伦理涵义。文学伦理学是在借鉴,吸收伦理学方法基础上融合文学研究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通过从四个伦理层面解读《红字》中的伦理因素,我们发现霍桑为自己的民族乃至全社会建立了道德模范及伦理准则,彰显了其对人类人文主义精神建构作出的卓越贡献。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简要概述了霍桑的生活与写作经历,红字的主要情节及其所蕴含的伦理因素,然后回顾了国内外对小说《红字》的学术研究。
第二章了回顾文学伦理学的发展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与传统的伦理与道德批评的比较。
第三章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关注霍桑“求美”的伦理诉求。通过与阴沉,黑暗的清教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海丝特形体美的刻画,对珍珠的纯真的描述,霍桑完成了对“美”的道德诉求。
第四章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详细分析霍桑“求真”的伦理主张与追求。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红字中表现为个人与清教社区的关系。丁梅斯代尔的临终坦白间接强调了“求真”的重要意义,海斯特的“求真”以及她最终得到社会的接受和尊重再次彰显了“求真”的重要性,借此呈现出霍桑对个人必须与清教社区保持一种和谐共进的关系这一永恒真理的诠释。
第五章详细探讨了霍桑在人与他人的关系层面“求善”的伦理诉求。通过海斯特对情人及孩子的爱和对其他人的仁慈,以及珍珠对他人的同情与救赎,彰显出他对平等,独立尊重和互爱这些不同形式的“善”的推崇。惟有通过上述的种种“善”,人与他人之间才能形成一种健康和谐的关系。
第六章探寻霍桑在人与自我这一最为内在,最复杂的关系层面“求圣”的伦理追求。丁梅斯代尔,齐林沃斯和海斯特这三个小说人物的生活中集中蕴涵了霍桑在人与自我关系层面的伦理道德原则。自我反省,自我实现,自我救赎和向善求圣是霍桑所追求的“圣”的表现形式和实现之道。
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霍桑在红字中重点关注清教社会的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美,真,互爱,悔改,自我反省,以及求善向圣等道德观念是霍桑在《红字》中的主要伦理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