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法视角下云南红河哈尼族自然禁忌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禁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固有的生态环境法治资源,曾长期在调节人境关系中起到环境习惯法的作用,体现了万物有灵的生态文化,是环境法史重要的研究对象。同时随着社会进步带来的多方因素削弱了支撑自然禁忌的信仰力量,使传统习惯法在现代乡村环境法治中遇到问题。该文以习惯法为研究视角,以红河南岸元阳县、绿春县等地的哈尼族自然禁忌为研究对象,跨越原始社会与现代法治社会的鸿沟,在静态微观研究基础上动态考量习惯法价值的传承与实践,从而思考乡村环境治理的法治出路。文章采用了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实地调研为依据,结合历史文献和哈尼口传文化,围绕哈尼族自然禁忌如何调节人境关系这一中心问题,逐步解答自然禁忌与习惯法的关系为何、自然禁忌调节作用大小以及自然禁忌如何与现代环境法治衔接等疑问。文章首先阐述了自然禁忌的产生基础和源流演变。指出自然禁忌以社会生产力为根本制约因素,由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产生。经过原始社会的萌芽阶段,随着社会分工的完成自然禁忌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在隋唐宋时期鬼主制度和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的保障下进一步发展。其次文章分析了自然禁忌的运行模式,以植物禁忌、动物禁忌和自然神禁忌为存在形态,自然禁忌在民众、宗教祭司、和地方首领三位一体的运行体系下长期平衡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文章进一步论证了自然禁忌的习惯法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前者反映了自然禁忌作为法的渊源向习惯法变迁过程中逐渐规范化的特点,动物本能的控制、约束机制的出现和权威力量的注入构成了其向习惯法转变的三大标志。后者呈现了一脉相承的生态法文化,如何最大程度发挥民间智慧继续规范化地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是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治的出路。最后文章论说了自然禁忌能够进行法治转型的原因和对策。指出生态保护村规民约构成了自然禁忌与环境法治的载体关联,乡贤治村构成了自然禁忌与环境法治的运行关联。在现代环境法治建设中有必要充分发挥自然禁忌中的文化软力量,普及村规民约和规范乡贤治村是实现传统习惯法与现代习惯法对接的应有之义。总之,在习惯法视角下对自然禁忌进行考察,是对本土生态环境法治资源的回溯,对当今乡村环境法治具有史鉴价值。
其他文献
水平井完井和大规模水力压裂是开发页岩气藏的主要途径,其中压裂液返排率低一直是储层开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压裂液滞留于储层中会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然而一些现场数据
“时事”在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代,其含义是专指诸侯、大夫对帝王的四时赋税。到了汉代,“时事”的含义先扩大为史实,继而泛指适合于天时之事。汉
时事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的事实的报道”,或者“本地人们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外地新闻”。从其特性来看,时事新闻具有广泛性、重大性、显著性、普遍性和急迫性
期刊
本文分析了酒店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酒店国际化教育中的应用,以及酒店人才培训国际化合作的探索,拓展酒店国际化实训实习基地,对在国
目的 :研究ICU护士重症监护基本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ICU护士60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基本能
本文对饲克山病病区糖大鼠的克山病患者红细胞膜中维生素E(VE)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饲克山病病区粮大鼠红细胞膜中α-VE显著低于非病区粮组;病区粮补充α-VE后,大鼠红细胞膜中α-VE显著增加,α+r-VE也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
<正> 链格孢霉属(Alternaria)是侵染田间多种作物和收获后谷物的常见真菌之一,不仅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产生毒素,有害于人、畜的健康。Serter(1984)从小麦和高粱上分离的互隔
文章针对一个桩基工程采用注浆加固法处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现场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初步探讨了其承栽力变化的特性。理论和试验均表明了注浆加固法能够较为明显地提高桩基承
探讨碳交易市场抵消机制对“三农”低碳化发展的驱动,一方面具有国内外市场实践支撑,另一方面也存在认知偏差、抵消机制缺陷、全面小康的低碳化短板、零散化交易高成本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