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孢粉现代过程是决定化石孢粉谱的解释是否正确及准确的基础。空气花粉研究是现代花粉过程研究的重要组成,对研究花粉散布特征、花粉来源及花粉与植被、气候关系等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黄土高原洛川和浑源地区的空气花粉组合特征分析及其年际变化对比,揭示了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空气花粉组合特征的差异及变化规律,通过不同季节花粉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探讨了不同地区空气花粉数量在不同季节的主要受控因子。2007-2009年空气花粉组成总体特征显示:两地空气花粉组合均以草本花粉占优势,且通量相差不多,但乔木和灌木花粉通量则以洛川地区较高。这与洛川处于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浑源属于草原区的植被区划基本一致。表明空气花粉组成可以大体反映区域植被分布特征。洛川地区乔木花粉含量较高的类型依次为栎属、松属、榆属;灌木花粉依次为蔷薇科、胡颓子科和虎榛子属;草本花粉依次为蒿属、藜科和禾本科。浑源地区的主要花粉类型与洛川地区一致,但不同花粉类型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乔木花粉中含量最高的为榆属,其次为松属和栎属,灌木中含量最高的为虎榛子属,其次为胡颓子科和蔷薇科。洛川地区两年的气候要素和全年样品分析显示,2007-2008年降雨量高于500mm,相应的花粉组合中乔木花粉百分比高于30%,表现出森林植被特点;2008-2009年降雨量少于450mm,花粉组合中乔木花粉百分比低于10%,而草本花粉高于80%,更多表现出草原植被特点。表明洛川花粉组合对气候变化的反映较植被的变化更为敏感。不同季节花粉组合特征显示:两地乔木和灌木花粉春季数量较多,尤以4-5月最多;草本花粉在四季中含量均较高,其中夏秋冬三个季节花粉数量远远超过木本植物花粉,百分比多高于90%。表明黄土高原花粉组合特征具有一定区域共性特征。不同年份及不同季节花粉通量分布情况显示:洛川地区两年花粉总通量最高值均出现在夏末秋初,次高值出现在春季,但2008-2009年较2007-2008年木本植物花粉和总花粉通量在春季稍低、草本植物花粉在夏秋季节明显增多,尤以蒿属花粉增多最明显;浑源地区总体与洛川地区相似,但花粉总通量峰值2007-2008年出现在春季,而2008-2009年出现在夏末秋初。气候因子与空气花粉通量的相关分析显示,总体来看,木本花粉较草本花粉与气候因子相关性更好,洛川地区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浑源地区显著,浑源地区受风速的影响较洛川地区显著。但同一花粉类型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受控气候因子存在差异。洛川地区在春季木本植物花粉主要受平均气温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增多;在夏秋和冬季,松属和蔷薇科花粉数量随湿度降低而增多,栎属、蔷薇科在夏秋季节和榆属在冬季花粉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蔷薇科还与冬季风速显著正相关。绝大多数草本花粉数量均主要受春、冬季相对湿度及风速影响,相对湿度越低,风速越大,花粉数量越高;藜科、禾本科和农作物禾本科还受春季温度影响,温度越高,花粉数量越多;菊科花粉数量在夏秋季节随温度降低,湿度减小,风速增大,花粉数量增多。与之相比,浑源地区多数花粉类型全年均受风速影响,风速越大,花粉数量越多;多数木本花粉与洛川相同,在春季受平均气温影响,随温度升高,花粉数量增多,在夏秋季还多与相对湿度相关,湿度越低,花粉数量越多,且夏秋季榆属、蔷薇科和冬季榆属花粉还与平均气温呈一定正相关,松属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草本花粉还与冬季相对湿度有一定关系,随湿度降低,花粉数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