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舆情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网络舆情研究则是舆情研究的前沿领域,存在着一系列的研究难点。本文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共分四个部分对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分别是网络舆情信息基础理论研究、网络舆情信息应用研究、网络舆情信息实证分析和结论。第一部分为网络舆情信息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基本问题研究和核心问题研究。在基本问题部分,文章分别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一、网络舆情及相关概念。在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对舆情、舆情信息和网络舆情等概念进行了全新的界定,并且对舆情、舆论和民意等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分别为网民、公共事务、时空因素、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强度、质和量。虽然文章没有对以上构成要素展开进行论述,但是网民和网络舆情空间等构成要素,都是网络舆情研究中复杂且重要的研究内容。第三、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包括自由性和可控性、即时性和交互性、隐匿性和外显性、情绪化和非理性、丰富性和多元性、个性化和群体极性化。第四、网络舆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Email、Newsgroup、IM、BBS、Blog、Wiki、Podcasting、以及其他流行的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等。第五、网络舆情的主要存在形态,主要包括网络言论和网络行为。在核心问题研究部分,主要对舆情的形成和变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笔者分析了舆情形成和变动的哲学基础问题,从舆情形成和变动的客观因素、实践因素、认识论因素等方面试图为舆情理论研究寻找哲学上的依据;其次,文章提出了舆情形成的若干模式,分别是突发模式、渐进模式、人际模式、群体模式、“公众—媒介—政府”模式、线性模式和动力模式,从多个视角对舆情形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再次,抽象出舆情变动的四大规律,即涨落律、序变律、冲突律和衰变律,揭示了舆情形成和变动过程中最一般的规律。第二部分为网络舆情信息应用研究。网络舆情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因此应用研究是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着力对以下三个部分进行了研究:第一、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程序研究。该部分构建了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生命周期,并对其中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划、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整理和评价、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报送和反馈、网络舆情信息预警等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工作的主体部分进行了详细描述。第二、对收集网络舆情信息的一般方法和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搜索引擎、网络调查、RSS、WEB信息采集技术等。第三、对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一般方法和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抽象分析、比较分析、分析与综合、相关分析、内容分析法、WEB数据挖掘技术等。第三部分为网络舆情信息实证研究。该部分选择了“王忠明事件”、“911事件”、“宝马案事件”和“杨振宁学术报告事件”等四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它们分别为来自BBS、Blog和新闻跟帖。经过对四个案例的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公共事务所包含的刺激性信息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刺激源;第二、网络舆情的形成是多种舆情形成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网络舆情的变动同样遵守四大规律。第四部分为结论。综合前文的研究,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应该遵循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从形式上看,它是由网络舆情这一核心范畴及其派生的一系列基本和次属范畴、以及范畴引发的一连串的命题按一定的框架构成的逻辑体系;从内容上看,则是沿着网络舆情形成和变动这条核心路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思想体系。在对前文研究内容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该部分对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进行了构建,并以图表的形式描绘了网络舆情信息应用流程和技术构架,旨在强调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