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药制造行业是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领域。医药制造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融通资金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不同的融资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融资结构,进而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获利能力,也会对公司绩效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文章以融资结构和绩效理论为基础,选取医药制造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优化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保障资本市场良性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通过规范和实证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医药制造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第一章节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节梳理了融资结构和公司绩效的理论,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第三章是针对我国特殊国情,对医药制造行业进行现状分析,并观察医药制造行业融资结构和绩效呈现的特征。第四章是实证研究,选取2008-2012年沪深两市的医药制造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法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四方面提取公司绩效的综合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从整体融资结构、融资期限结构、融资来源三个视角建立模型,与综合绩效进行回归分析。第五章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建议。根据实证研究,文章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医药制造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综合绩效呈现的关系并非如最优融资结构所述呈现倒U型,而是正U型,即综合绩效随资产负债率先下降后上升。而且从整体看,我国医药制造上市公司现阶段还处于正U型的前半段。之所以出现与众多研究不同的原因是,前人在实证研究中对绩效的衡量大多是用盈利性的财务指标衡量,而文章对绩效的评价包含了盈利和其他能力而提取的综合性指标。(2)我国医药制造上市公司流动性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与公司绩效呈反向关系,长期负债亦是,只不过没有流动负债显著。(3)内源融资与综合绩效呈正相关,银行贷款与综合绩效呈负相关,这也与银行的“软约束”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