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声引导注射硬化剂治疗囊肿性疾病,创伤小,疗效肯定,已广泛用于临床。既往通常采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随着医疗规范不断完善与健全,在人体内使用无水乙醇进行囊肿性疾病的超声介入硬化治疗受到了制约,而市场上又缺乏可用于人体内治疗用的硬化剂,使得超声引导注射硬化治疗囊肿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受到限制。本研究意在寻求一种可用于人体内治疗用硬化剂,以使这一治疗方法继续使用于临床。第一部分介入硬化剂聚桂醇对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模型疗效的实验研究目的:对比研究聚桂醇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模型的作用效果,同时比较两者对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模型VEGF表达的抑制程度,探讨聚桂醇能否成为硬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一种新型硬化剂。方法:采用45只SPF级未孕雌性SD大鼠行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模型,造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聚桂醇组、无水乙醇组及生理盐水组。于造模两周后开腹确认造模成功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分别向各模型组内注入相应的药物进行硬化治疗,关闭腹腔饲养一周再次开腹,观察囊肿治愈情况。通过常规HE染色观察各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模型硬化治疗效果、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模型硬化治疗后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1)实验大鼠造模成功40只,总共形成异位囊肿66个,其中生理盐水组造模成功13只,囊肿22个;聚桂醇组造模成功14只,囊肿24个;无水乙醇组造模成功13只,囊肿20个;聚桂醇组囊肿治愈率为87.5%,无水乙醇组为85.0%,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显微镜下所见:聚桂醇和无水乙醇均能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腺上皮及腺体失活。生理盐水组异位囊肿内膜腺体未见明显破坏。(3)聚桂醇组和无水乙醇组VEGF的表达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7),而聚桂醇组VEGF表达与无水乙醇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7)。结论:聚桂醇能致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模型的异位子宫内膜腺体失活,抑制异位子宫内膜VEGF的表达,达到与无水乙醇相似的近期硬化效果,有望成为硬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一种理想硬化剂。第二部分模拟聚桂醇漏入腹腔后大鼠行为学改变及不良后果的实验研究目的:模拟聚桂醇和无水乙醇漏入大鼠腹腔,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及粘连、死亡等不良后果,为进一步评估人体内使用聚桂醇硬化治疗时因药物渗漏导致的不良后果提供参考。方法:88只雌性成熟大鼠随机分为:A组,聚桂醇组,40只;B组,无水乙醇组,40只;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A、B各组内设0.1ml,0.2ml,0.4ml,0.8ml,1.6ml剂量组,每组8只,均选取大鼠左侧腹壁距左后腿根部1cm的部位将相应剂量的硬化剂或生理盐水注入腹腔内,生理盐水组注射剂量为1.6ml。于注射3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大鼠的活动状态。对比大鼠注射前后行为学改变,按如下标准进行积分:无变化计0分;注入药物后腹部肌肉收缩、活动增加计1分;身体拱起、活动减少计2分;昏睡、对刺激无反应计3分。对3组大鼠注药3分钟后行为学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一周后将存活大鼠处死,开腹观察大鼠腹腔粘连情况,按Nair粘连评分法一进行评分;一周内死亡的大鼠开腹观察其腹腔脏器损伤情况,根据其死亡的时间顺序从第1-7天,按11~5分进行逆序评分。结果:A组大鼠腹腔注射后,观察到1.6ml剂量组有2只大鼠活动呈抑制状态,表现为活动减少、心跳稍快,其他剂量组大鼠注射后除个别活动稍增强外,余无明显变化。A组组间经F检验,P=0.658,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0.1ml、0.2ml剂量注射3min后以兴奋为主,但后者积分大于前者;0.4ml剂量注射后3只表现为抑制,5只表现为兴奋;0.8ml组2只表现为兴奋、4只表现为抑制、2只昏睡;1.6ml组2只呈抑制状态,余均昏睡。B组组间经方差分析,P=0.000,即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且与剂量有关;C组仅有2只表现为兴奋,余无变化。A组各剂量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0.1ml剂量组与C组比较无差异,余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拟两种硬化剂漏入腹腔一周后,聚桂醇导致的不良后果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肠粘连,无大鼠死亡,不良后果评分与用药剂量呈线性正相关;无水乙醇导致的不良后果在一周后存活的大鼠中有不同程度的肠间粘连及肠管与腹壁粘连,0.8ml剂量组在注射后第2天、第5天各死亡1只,1.6ml剂量组于注射后第2天、第6天、第7天各死亡1只,死亡大鼠开腹后所见主要为肠管广泛坏死,不良后果评分与用药剂量呈线性正相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聚桂醇组与无水乙醇组比较,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明显轻于后者,表明聚桂醇对大鼠的不良刺激远小于无水乙醇。聚桂醇低剂量注射对大鼠无明显刺激作用,高剂量时大鼠活动受抑制,考虑与聚桂醇的轻度麻醉作用有关;而无水乙醇对大鼠的刺激作用较明显,低剂量时大鼠明显兴奋,考虑为无水乙醇引起的疼痛刺激作用,高剂量时大鼠活动抑制甚至昏睡,考虑为大量无水乙醇经腹膜快速吸收入血液引起的中毒反应。本实验聚桂醇漏入腹腔后不引起肠管与腹壁粘连,也不引起肠管广泛坏死,其不良后果明显较无水乙醇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