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冷战时期在全球化经济发展和区域化趋势的背景下,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区域结构(regional architecture)逐渐成形。一系列多边区域组织成立了。东亚国家利用东亚区域结构的发展大幅度地增强区域合作,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在较敏感的安全问题方面,尽管合作程度远不如经济领域的合作,但是东亚区域安全合作还是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例如东盟区域论坛(ASEAN Regional Forum)的成立以及它近年来合作范围的扩大。作为东亚区域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的未来发展非常值得关注。 五国联防(Five Power Defence Arrangements)于1971年由澳大利亚、英国、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新加坡成立。它的最初目的是取代《英国-马来亚防御协定》(Anglo-Malayan Defence Agreement)和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空防提供一个合作框架。随着安全环境的转变、冷战的结束以及军事科技和战术的发展,五国联防的合作范围和形式经历了重大改变。回顾五国联防在成立后近40年来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不难发现五国联防不但没有因为战略环境的转变而过时,反而展现了其独特伸缩性和自我更新的特质。进入21世纪,五国联防在增强传统安全合作的同时也把合作范围延伸到非传统安全问题,比如反恐、海上安全、灾难救援、人道援助等。 在许多较新的区域合作机制陆续成形的形势下,应该检讨作为冷战时期产物的五国联防在今天的东亚区域安全结构中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或者它将被其他东亚区域安全合作机制所取代。虽然五国联防自成立后至今的成就和作用相当显著,但是单独这一点并不足以确保它在东亚区域安全结构中的地位。因为如果有更恰当的区域安全合作机制可以发挥和五国联防一样的,甚至更好的作用,五国联防很可能会被淘汰。因此必须重视五国联防与其他区域安全合作机制的关系。 与东亚地区现存的一些重要双边、小多边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比较,五国联防和这些机制在合作范围上虽然有重叠,但五国联防也同时拥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效应。因此,五国联防和其他东亚区域安全合作机制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在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合作上,五国联防起步比其他东亚区域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来得早,深度也大许多。只要五国联防保持其特性,它就会在东亚区域安全结构占有一席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