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白马藏族是一个现存约在两万人左右的小族群,主要聚居在四川和甘肃交界处的沟壑峡谷中,20世纪50年代在民族识别中被定为藏族,虽为藏族,但在语言、文化上都与藏族卓尔不群,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不信佛教,信自然崇拜。最早对白马藏族提出族属问题的便是费孝通先生,先生也曾说过:“他们的语言和藏语之间的差别超过了藏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别。”人类学家在对白马藏族DNA的研究中也表明白马藏族有着古老的DNA系统,可以证实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马藏族是一个现存约在两万人左右的小族群,主要聚居在四川和甘肃交界处的沟壑峡谷中,20世纪50年代在民族识别中被定为藏族,虽为藏族,但在语言、文化上都与藏族卓尔不群,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不信佛教,信自然崇拜。最早对白马藏族提出族属问题的便是费孝通先生,先生也曾说过:“他们的语言和藏语之间的差别超过了藏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别。”人类学家在对白马藏族DNA的研究中也表明白马藏族有着古老的DNA系统,可以证实是一支东亚最古老的部族。学术界至今对于白马藏族是不是藏族仍未有定论,但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为氐人后裔。白马藏族因其族群的争议也被称作为“白马人”,他们聚居在藏彝走廊这个错综复杂的文化中,虽受到了汉、藏、羌等民族的影响,但他们仍然主动保留其自身文化传统,无论外界对于白马人有何种争议,他们对于与其他群体界分的诉求以及自我认同和表达不由分说。笔者主要通过对白马人舞蹈的挖掘整理,用不同视角的调查研究,从挖掘和整理出发,通过对白马人现存舞蹈傩舞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基本形态、道具,以及火圈舞的舞蹈形式、动作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在舞蹈中的动作、动律、步伐等,把握舞蹈风格和丰富的表演程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编排,将其文化融入到教学组合中,最后形成教学组合。以这样的方式,作为教学传承的样态保留下来,形成对白马藏族舞蹈教学实践研究,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实践,形成理论依据。笔者同时也希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让更多人了解白马人,了解白马人的文化,了解白马人的舞蹈,也为更多学者投入到白马人民俗文化的挖掘、研究以及保护提供一份有意义的参考。
其他文献
“电影是一种‘心理学游戏’,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并不存在于胶片上,甚至不存在于银幕上,只是存在于创作者和观看者的思想中。”雨果·闵斯特堡这一观点,将心理、电影、创作者和观众看作一个整体。从好莱坞梦工厂的出现到影像的疗愈功能探究,电影和心理学之间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不仅满足了观众观看的欲望,还承载和抒发了观众与创作者的梦想、希望和忧伤等。柏拉图在洞穴理论中指出,囚徒爬出洞穴直视阳光才能实现自我启蒙
纪录片作为当代影视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生动化、真实化、形象化的传播方式体现,为我国民俗文化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文化传播途径。民俗文化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创造并传承的,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与悠久的传统历史息息相关。民族文化的浓厚、地域鲜明的特色,是创作纪录片的“富矿”。民俗文化和纪录片艺术的融合,对传播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促进民俗纪录片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民俗学家仲富兰在其著作《中国民俗学通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创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虚拟世界紧密相连,人们越来越依赖数字与虚拟的力量来进行生活,但是与过去相比,人们也更容易忽略了自生在现实状态的生活状态。与此同时图片的传播相比于过去任何时候更为普遍,图像本身所包含的意义也有更多的人去探索。如何有创意地通过摄影的力量来创作出具有丰富情感和视觉张力的艺术作品,提醒人们从沉溺虚拟世界的状态中走出来,勇敢拥抱现实世界,成为了当今摄影师需要
“写意”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述和核心意蕴,其历史渊源形成在“庄禅文化”的背景下,代表中国文人画的两个重要精神支柱:王维的淡泊和徐渭、朱耷的狂放表现倾向。写意画高度概括,笔墨技巧不拘小节。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对写意油画的艺术语言进行分析解读,第一部分阐述写意油画的概述,第二部分以袁文彬为例探索写意油画艺术语言,第三部分谈写意油画对笔者创作的启发和感悟。通过对写意油画人物的艺术语言和以袁文彬写意油画的
舞台美术创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创作中向现代艺术设计借力,对于现代艺术设计元素在每个时期中呈现的不同样貌,借鉴其中的形式结构,增强剧作表现的艺术感染力。充分了解舞台美术创作中的现代艺术设计元素,其不同的形式表现手法给观众直接的视觉冲击,利用现代艺术设计元素与戏剧观念、舞台效果的表现进一步阐释戏剧的内核,辅助戏剧演出。本文旨在研究舞美设计师在创作中对现代艺术设计元素的应用,从现代舞台美术创作中的艺术设
军垦文化是自汉代以来屯垦戍边发展形成的一种边疆区域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经60多年成长壮大。军垦战士为祖国屯垦戍边,建设伟大祖国的奉献精神使军垦文化成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以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文化为核心的兵团题材雕塑也逐渐发展起来,并用独特的雕塑艺术语言和空间形态述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伟大发展历程。通过对新疆兵团题材雕塑的发展及特点进行研究,发现兵团题材雕塑创作中军垦文化的内涵表达,通
温斯洛·霍默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重要的代表性画家、是美国现实主义的开创者。他早年当石版画学徒时就接触到各类大师作品的印刷版,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其对绘画的热爱和天赋在其儿童时期的大量速写作品中就得以体现,霍默在此过程中拥有了扎实的素描基础,后来走上了专业创作之路,他在创作中其敢于突破传统与常规,追求丰富而多变的表现技法、水彩画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霍默在学习水彩的同时也学习过油画技法,绘画
哈萨克族舞蹈、舞剧以动物模拟舞、表现生产生活场景亦或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为为常见艺术创作选材,在笔者对哈萨克族艺术创作的了解过程中,电影《鲜花》是笔者接触过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其中优美壮阔的大自然风光、阿肯弹唱这一少见的即兴表演的艺术形式,甚至于主人公人生命运的波荡起伏,无不吸引着笔者,由此决定以电影《鲜花》为灵感改编,创作自己的毕业实践作品《鲜花》,电影主要讲述一个名为鲜花的女阿肯1的传奇一
本文的研究对象《快乐的小伙子》是上世纪80年代由阿吉·热合曼编导的一个舞蹈作品,该作品以其极具风格与代表性的动作语言,将“快乐”之情诉诸于观众,是当代舞蹈舞台文本的代表之作。本文在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对所研究对象进行相关调查的基础上,从该作品的“动作”、“风格”、“情感”出发,第一章与第二章按照“是什么”、“为什么”的逻辑,借用舞蹈身体语言学等的相关理论,对上述三者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以理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