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正处于个体生理上生长发育和心理上各种个性结构及整体素质发展的奠基阶段,此时的良性发展变化对他们以后的各项生活学习活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本文选取小学生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此时的他们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有着许多需求,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可知,处于童年期(6-12岁)的小学生面临着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若此阶段危机得以成功解决,学生个体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需求更多的体现在个体的学习动机上,良好适度的学习动机水平对其习得和掌握各种技能和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此阶段用以评价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甚至很典型的指标是学业成绩。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在于探讨小学生人格特质,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的基本状况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分布和差异,并结合三者进一步研究小学生人格特质各维度与学业成绩、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人格特质各维度与学习动机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和学习动机诊断测验为测量工具,以洛阳市某小学学生为例调查了三个年级9个班级,共计283名小学生,通过多元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了如下结论:(一)整体而言,小学生人格特质相对稳定。无论是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或者年级分布上都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二)在性别这一变量上,男生女生在人格特质的外倾性,神经质及精神质这三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这一变量上,四年级与六年级、四年级与五年级相比较在外倾性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四年级与六年级在精神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级各维度间均未见显著差异。(三)小学生学习动机在年级、性别两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这一因素上,男女生只在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且该维度上女生的成就动机要高于男生,此外的其它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年级这一因素上,四年级与六年级相比较在考试焦虑和自己责任性两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四年级与五年级相比则仅在自己责任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级各维度亦未见显著性差异。(四)小学生学业成绩在性别与年级变量上的分布也存在显著差异。就性别这一因素而言,女生的学业成绩要明显优于男生,并且女生的语文和英语学业成绩要明显优于男生;就年级这一因素而言,四年级与五年级在语文成绩上差异显著,四年级与五年级以及四年级与六年级在数学和外语成绩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五)小学生学习动机四个分量表各维度与其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表得出,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就动机维度与其英语成绩之间存在相关;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自己责任感维度与其数学、英语成绩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要求水平与其语文成绩存在正相关。(六)小学生学业成绩与其人格特质各维度的相关关系研究中得出,人格特质神经质维度与其数学、英语学业成绩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七)通过多重线性回归自动筛选得出两个有效结论为小学生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维度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维度和学习动机量表中的自己责任性维度都对其学业成绩有良好预测作用,即人格特质和学习动机都对学业成绩存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