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的个案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活动之一,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无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传统译论中译者本身所处的边缘地位,译者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开始逐渐凸显,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从被忽略到得到确认,直到成为热点研究课题。 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对《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拟对译者在翻译中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文章从接受美学出发来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得出结论: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和尊重译者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译者本身的期待视野、目的语读者的创造性期待、译者与原文本的视域融合以及文本的召唤性结构都会有利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但是另一方面,译者不能任意发挥其主观作用,许多因素制约译者主体功能的发挥。例如:目的语读者的直接期待、文本的确定性以及译者本身的期待视野。换言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无限制的。《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著的一部自传,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本文先从林语堂和布莱克的两译本整体结构进行大致的比较,然后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对比,本文发现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发挥了主体作用,但却不尽相同。
其他文献
播出频道:湖南卫视 播出日期:3月3日  声音竞演秀。本期主题是“危险之声”,节目嘉宾为代号“101”的柳云龙、代号“马马阳”的梅婷、代号“漩涡鸣人”的张博和代号“小老鼠上灯台”的李光洁。最终梅婷胜出,将进入年度声音大秀。?点评  节目淡化竞技评判标准,重点呈现嘉宾配音演绎。环节设计上,“先聞其声,不见真身”的悬念设计颇有新意。
期刊
“衣、食、住、行,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我的专业占了其中之一呢,以后不用担心失业!”高三那年夏天,夜风沉醉的晚上,当妈妈问我为什么报考交通运输专业时,我就是这样回答的。后来,同学之间经常开玩笑自嘲:“一想到以后勘测线路的人是我同学,修建轨道的人是我同学,行车调度的人还是我同学,再想想他们逃过的那些课,天啊!原来我在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我一直以为自己也会像学长学姐一样,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