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都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市话剧异军突起,并迅速在多元化的戏剧演出中确立自己的活动空间。都市话剧是时代的产物,也是话剧在表现内容和艺术实践上的一次重要革新。纵观话剧百年,都市话剧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它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浮出城市的地表,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征:创作理念上的民间化、世俗化和美学实践上的简约化、实用化。
都市话剧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话剧叙事美学原则。这些叙事原则立足当下都市,具有明显的现代都市文化的审美特色。欲望化叙事和寓言化叙事可以看作其在叙事上的两种主要叙事方式。本文将从话剧文本的个案分析入手,对这两种叙事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阐释都市话剧在叙事上的新变。
都市话剧中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体现着作者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本文认为,都市话剧中存在两种形象:一个是潜在的“都市”形象,这是隐含在文本和演出背后的,借助人物的台词、舞台的布景来表现;一个是真实的人物形象,也就是我们在剧本和演出中所看到的演员塑造的角色。两者共同构筑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话剧的形象体系,艺术地展示了都市化进程所带来的都市自身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现代都市是与商品、市场这些经济元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市场化时代的都市话剧要想在文化消费多元化的格局下生存,就必须以市场为中心,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走商业化的创演之路。在创作的过程中,都市话剧树立了以市场为主导、以观众为中心的观念,依靠“独立制作人”的参与,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环境的生存之道;在艺术实践上,都市话剧重视对演出空间的选择,依靠小剧场的独特优势,营造出一个交流与沟通的情境,融洽了观演关系。作为90年代以来话剧商业化演出的中坚,都市话剧在市场化方面的成功探索,为话剧在市场化时代的转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都市话剧的出现为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话剧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多元化演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艺术积淀、生活积累、思想肤浅等原因,在创作中也存在着严重的隐患,逐渐呈现出某种模式化、类型化、庸俗化倾向,这一点成为都市话剧缺乏精品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大陆戏剧界和学术界对都市话剧的研究仍处于零散状态,缺乏系统性,这对其发展是不利的。本文在尽可能全面详细地搜索材料的基础上,论述都市话剧的发展过程、基本特征、优势与不足,希望能为其在今后的研究打开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