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其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上海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吸盘,吸引着全国各地外来人口不断向这里涌入,外来人口的数量至今已经超过960万人。这些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给城市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诸如住房、交通、环境、卫生、安全等等,这些新产生的问题是城市管理者所不能回避的,这些问题也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日渐提升日程,近郊和郊区的土地被城市化的车轮所碾压吞噬,原住居民失去土地,通过在宅基地上兴建房屋并出租来增加收入,这也给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的集聚提供了空间。再加上制度及市场因素等各方面的的影响,共同导致“城中村”的形成。尽管说这些城中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其产生和无序发展,不仅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也直接影响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尤其是近些年来,上海市成功举办世博会,顺势加快城市建设与城中村改造的步伐,努力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然而,城中村“脏乱差”的形象与这一主题明显背离,这给上海市未来的城市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城中村的拆迁与改造是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与更新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是作为居住在城中村的外来人口,他们自身的利益常常被城市管理者或者开发商所忽略。这部分群体,即在城市拆迁与改造中所忽略的外来人口群体,有学者把他们比作“第四方群体”。本文正是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社会支持理论为视角,试图探讨城中村拆迁对于外来人口的影响,以及外来人口在拆迁过程中是如何选择行动的,他们在选择行动中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有哪些,并且这些社会支持对于他们的行动选择又有怎样的影响,并且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