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cc_00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杉科杉木属的常绿针叶高大乔木。由于其生长快、纹理美观、耐腐蚀、便于加工和长纤维等优点,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和商品用材树种。随着近年来人工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对杉木良种壮苗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快速扩繁杉木的高世代优良材料和满足杉木造林对高世代良种的需求显的十分迫切。组织培养技术由于具有缩短繁殖过程、节省空间、能周年生产等优点,可以保持杉木无性系母本的优良性状和便于规模化生产,能满足市场对大规模优质杉木苗木的巨大需求,成为当前杉木育苗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就开始了杉木组织培养研究,先后利用成熟和未成熟合子胚、子叶、下胚轴、茎段、茎尖等多种外植体开展了杉木再生体系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在杉木组培离体再生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外植体消毒、不定芽诱导、不定根诱导、组培苗移栽均要分步进行,外植体消毒和不定根诱导较为困难,缺乏杉木组培离体培养的完整技术体系,组培苗成本高等,极大地限制了杉木组培培养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特别是由于缺乏成熟的杉木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极大地限制了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杉木遗传改良的研究。因此,开展杉木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研究对于培育优良杉木良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论文针对目前杉木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选取以种子发芽的子叶和下胚轴、未成熟胚、组培苗茎段4种外植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杉木不同外植体在消毒、组培苗继代增殖、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愈伤组织再分化和愈伤组织形成与再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等方面,进行杉木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和再生诱导效率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增殖率、愈伤组织再分化率的差异性及再生芽的发生方式,筛选出适宜杉木各器官愈伤组织诱导和建立植株再生体系的最适培养基。分析杉木愈伤组织形成和再分化的起源与过程,探讨建立杉木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为杉木体细胞胚胎再生体系和杉木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受体材料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杉木外植体的表面灭菌效果存在明显差异。0.1%的Hgcl2处理10min有利于下胚轴、子叶、未成熟胚、茎段4种外植体的灭菌。(2)不同培养基的杉木组培苗继代增殖效果不同。MS+6-BA2.0 mg·L-1+TDZ0.04 mg·L-1+NAA1.0 mg·L-1培养基上的杉木获得较高不定芽分化效果,不定芽平均分化数为28;在MS+6-BA3.0mg·L-1+TDZ0.06 mg·L-1+NAA0.3 mg·L-1培养基上的杉木苗高生长量最大,苗高平均增长15.82mm。综合不同培养基配方的组培苗不定芽分化数和苗高生长量,认为 MS+6-BA2.0 mg·L-1+TDZ0.04 mg·L-1+NAA1.0 mg·L-1培养基是杉木苗继代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不同光照强度对杉木组培苗继代增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200Lux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组培苗的继代增殖。(3)杉木不同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存在明显差异:2,4-D1.0 mg·L-1+NAA2.0mg·L-1+KT0.5 mg·L1 培养基是子叶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其诱导率达100%;NAA2.0 mg·L-L-1+6-BA2.O mg·L-1+TDZO.O1 mg·L-1培养基是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诱导率达95.8%;2,4-D1.0mg·L-1+6-BA2.O mg·L-1+KT1.O mg·L-1培养基是未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诱导率达 91.9%;2,4-D 1.0 mg·L-1+6-BA2.O mg·L-1+KT0.5 mg·L-1 培养基是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诱导率为87.98%。子叶、下胚轴在种子发芽第15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诱导率分别为97.5%和95%;2,4-D+NAA+KT是四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基本培养基对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存在显著影响,MS基本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好,可用于后期再分化,诱导率高达69.46%;DCR基本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较密,可用于后期继代增殖,诱导率为65.73%。(4)不同培养基的杉木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效果存在差异。1/2MS、MS可作为愈伤组织再分化的继代增殖培养基,DCR可作为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增殖的基本培养基。6-BA2.0 mg·L-1+KT1.5 mg·L-1+NAA1.5 mg·L-1 和 6-BA1.5 mg·L-1+KT1.0 mg·L-1+NAA1.0 mg·L-1培养基是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适宜培养基。2,4-D有利于降低杉木愈伤组织褐化率,NAA有利于杉木愈伤组织的增殖。当2,4-D浓度为2 mg·L-1时愈伤组织在继代30-45d时转移至新培养基比较适宜;当NAA浓度为1.5 mg·L-1时愈伤组织在继代15-30d期间内转移至新培养基比较合适。杉木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适用于暗培养(800Lux)以及低强度光照。接种的愈伤组织直径在11-13mm时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5)不同培养基的杉木愈伤组织再分化效果不同:MS+6-BA0.5 mg·L-1+KT1.5 mgL-1是愈伤组织再生芽分化的适宜培养基。质地均匀的愈伤组织再分化率高达89.57%,褐化率为10.43%。愈伤组织在无继代和继代一次后再分化率较高,分别达83.57%和82.37%。(6)杉木生根培养:MS+NAA0.5 mg·L-1+IBA1.0 mg·L-1 生根培养基适用于从愈伤组织上分离杉木再生苗的生根。(7)对杉木愈伤组织形成和再分化不同阶段的细胞学观察发现:不同激素组合下形成的愈伤组织在细胞结构及其物理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异。有的愈伤组织具有活性可以再分化,有的失去活性无法完成正常发育。同一愈伤组织会同时存在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说明杉木是属于愈伤组织发育具有异质性的树种。杉木的不定芽发生有2种方式,可从外植体直接分化形成,亦可通过切口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2种发生方式均为外起源。胚性愈伤组织其为浅黄色或米绿色均匀型愈伤组织。
其他文献
<正>金属反挤压法约有110多年历史,初期用以挤压铅管。在发展的头30来年中,一些论文认为反挤压法在许多方面胜过正挤压法。可是,仅在20世纪60年代末,它才在铝合金的挤压中获
会议
<正>一、张光宇的漫画艺术漫画,在"19世纪40年代早期衍变为独立的滑稽画,用以讽刺时事、民俗、政治或社会潮流"。张光宇是中国漫画界的一面旗帜。其漫画风格形成于20世纪20年
由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低下,引出对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现状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输入与输出理论的解读,提出以理论为指导,对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本文从会计目标的理论观点入手,详细分析了两种会计目标区别于联系,以及会计目标的定位和实现途径,最后将企业文化和会计目标相结合,从而使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目的 探讨不同精神疾病就诊途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精神疾病就诊途径调查表》调查首诊于精神科的病人 3 98例。结果  5 0 %的躁狂症、66%的精神分裂症、近 90
去年,湖南省常德市一场以三株口服液引发的索赔300万元的官司,给财大气粗的三株集团带来几乎是毁灭性的灾难;年产值达百亿元的生物制药厂被迫停产,号称全国最大的营销网络也
本文简要叙述了国际上通用的两种TTG岩类分类命名方案及实际应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QAP实际矿物定量分类,应用时必须使用精确的矿物定量数据,而不是用目估或半定量方法估算
重要比赛的体育照明除了要满足比赛的需求外,还要满足电视转播的要求。本课题主要研究体育场馆光源色度参数色温、显色指数对电视转播图像质量的影响,其中主要是电视图像色彩
目的全面了解国内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服务的现状与问题。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来源,共检索出有效文献911篇,经过梳理归纳,对国内PIVAS的医院分布、级别、床位数
丙酮酸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有机酸 ,酶法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由于具有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得率高的优点而成为目前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丙酮酸生产方法。常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