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径流非平稳性特征分析及预测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径流序列表现出非平稳性及复杂性特征。研究流域径流的非平稳性特征并开展预测,可为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论文以澄碧河平塘水文站以上流域为对象开展非平稳性特征分析及预测研究,其主要工作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周期分析和演变趋势持续性分析方法对流域平塘水文站月径流进行非平稳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55a月径流中,一月、三月、六月、十月和十二月呈增加趋势,其余月份径流及年径流呈减少趋势;三月、五月和十二月径流发生突变,其余月份及年径流无突变;各月径流存在2-5个尺度周期,年径流存在2个尺度周期;各月径流中除六月外,其余11个月份及年径流未来将呈正持续性特征。(2)分别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和神经网络模型(Elman)两类单一预测模型对流域径流开展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一预测模型,以55a的660个月的逐月径流序列作模型数据输入可取得最好的预测效果(NSE=0.61);SVM模型、SVM(M)(支持向量机M)模型、Elman模型和Elman(M)(神经网络M)模型共4种模型中(NSE分别为0.61、0.53、0.57和0.50),SVM模型预测效果最好。(3)分别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法(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和经验小波变换法(EWT)构建耦合预测模型,对流域径流进行预测对比。结果表明:6种耦合预测模型的NSE范围为0.65-0.86,较单一预测模型提高了0.08-0.28,证明基于数据预处理方法的耦合预测模型有效地提高了径流的预测精度,可为日后流域径流预测供以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基于游憩度差异的植物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是精准提升公园游憩功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空间的使用者为研究主体,选取西湖风景区太子湾公园,以公园中游人可进入活动的植物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法,分别获取植物景观空间的生态结构、景观要素、空间特征和游憩情况,接着将空间特征和游憩度进行量化,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解析西湖风景区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特征和游憩度关系。研究表明:(1)空间特征
氢气是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众多制氢技术中,电解水制氢技术安全高效、清洁无碳,而且制备出的氢气纯度高达99.9%。然而,为还原产氢半反应提供质子和
电催化分解水对于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水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热力学能垒,且涉及多个质子和电子转移过程,被认为是整个水分解反应的瓶颈。因此,开发稳定
基于表界面电化学反应的超级电容器,具有高比容量、使用安全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在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大电流密度下,电极材料缓慢的离子传输速率
单过硫酸盐(PMS)是一种新兴的绿色氧化剂,具有适应p H范围广和易存储运输等特点,因而在高级氧化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相比于均相催化剂,碳钴复合催化剂在保持了活化单过硫酸盐高活性的同时,具备更易回收、更加环境友好的特性,在有机污染物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开发碳钴复合多孔催化剂的应用潜力,有必要对其构效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单过硫酸盐活化的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催化剂在活化单过硫
在我国进一步探索空间领域的进程中,星载电子设备的功率不断增大,喷雾冷却以其热移除能力强、换热温差小、温控严格、无沸腾滞后等优点,在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食品消费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备受学界关注。城市化推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就餐方式以及人口流动格局的整体演变,进而影响食品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
Ti-Zr-Nb-Sn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医用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及生物组织相容性良好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材料研究者的关注,深入而系统地研究该体系有关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力学性能、电子结构特性及其热物理性能等,对进一步优化和设计新型医用合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Ti-Sn、Zr-Sn和Hf-Sn三个体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简称钒电池)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大型储能装置。作为钒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隔膜具有分隔正负极电解液的作用,同时允许特定离子通过构成电流回路。钒电
对于一个连续优化模型来说,通常它由两部分变量构成,一部分变量是参数变量,另一部分变量是决策变量.所谓一个正问题,即当参数变量已知时进而来求解最优决策变量的值.而有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