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在完善的备选公共卫生监测与现场处置关键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遴选理论框架基础上,遴选出适用于不同公共卫生问题监测与处置的关键技术,并对其合理性与实用性进行实证调查,提出重点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有效提高公共卫生监测与现场处置的能力与效果,提升国家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公共卫生问题对公众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为国家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复习与专题小组讨论,建立关键技术遴选技术体系,并对公共卫生监测与现场处置关键技术内涵进行界定,确定关键技术的遴选原则与评价维度,构建关键技术的遴选框架。(2)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技术体系进行修改并对所有技术在不同公共卫生问题监测与现场处置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进行评分,通过TOPSIS法分析确定所有技术在不同公共卫生问题监测与处置中的排序,遴选排序前10位的技术作为该类公共卫生问题监测与处置的关键技术。(3)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浙江省基层疾控中心对公共卫生监测与现场处置关键技术的认可情况,将其与关键技术遴选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验证本研究所选关键技术的合理性与实用性。(4)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与SPSS 20.0对两轮专家咨询以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运用DPS V7.05软件对各技术评分进行TOPSIS综合评价,通过kappa值分析,评价实证调查结果与关键技术遴选结果的一致性。研究结果(1)将公共卫生监测与现场处置的整个处理周期分为5个阶段,以周期中各个阶段所包含的技术环节为一级技术,以各技术环节中需要完善与发展的具体技术为二级技术,建立了公共卫生监测与现场处置关键技术遴选二级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共卫生问题的性质与成因将公共卫生监测与现场处置分为传染病监测与处置等6类,构建了基于公共卫生问题类别、基于公共卫生问题处理周期、基于技术层次的三维遴选框架。(2)对各项技术针对不同公共卫生问题监测与现场处置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开展了两轮专家咨询,两轮专家咨询表回收率分别是86.7%和100%,代表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专家权威系数为0.796,说明本研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较可靠;第二轮专家咨询的重要性协调系数在0.596-0.834,迫切性协调系数在0.591-0.828,P值均小于0.05,说明专家意见达到较高一致性,咨询结果可取。通过TOPSIS法对各技术的评分进行分析与排序后,遴选出六类公共卫生问题监测与现场处置共60项关键技术,最终确定对公共卫生监测与现场处置具有重要意义的26项关键技术。(3)对浙江省11个市疾控中心和34个县疾控中心进行关键技术认可程度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1份。实证调查结果与关键技术遴选结果一致性分析的总体Kappa值为0.745,六类公共卫生问题的关键技术遴选结果与实证调查结果比较的Kappa值在0.634-0.879,均大于0.61,代表具有较高或极好的一致性,说明本研究遴选的公共卫生监测与现场处置关键技术得到了基层的较高认可,验证了关键技术遴选结果的合理性及其实际意义。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科学方法遴选出不同公共卫生问题监测与现场处置中起重要作用且迫切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发现不同公共卫生问题监测与处置中遴选出的关键技术各不相同,且关键技术存在于公共卫生问题监测与处置的多个阶段。通过基层疾控中心实证调查验证了本研究关键技术遴选结果的合理性与实用性,为关键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优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基层实证调查与本研究遴选结果的不同之处也提示了基层的不同需求,值得进一步关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