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贵族精神及贵族教育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qm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族,顾名思义就是不仅出身显赫,血统高贵,而且享有其他阶层不具备的一些特权和地位,爵禄可以世代传承子孙。中国古代从西周到春秋前期是第一个贵族时代,他们在家讲究孝悌友爱,在社会上讲忠信、重然诺、尚节气,在朝廷讲究谦让有礼,进退有度。他们彬彬有礼,出口成章,心怀天下,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成为时代的精神标杆,这就是后世我们一直缅怀并向往的贵族精神。贵族阶层的形成与贵族精神的蕴育有着制度和文化作为支撑。“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使先秦的贵族占有并垄断了一切教育资源,以礼乐为中心的教育在模塑贵族形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能培养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才,从胎教、家庭教育到最后的“小学”和“大学”,先秦贵族设立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教育体系,为贵族阶层及其品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正文分成四个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贵族”以及与“贵族”身份及其精神密切契合的“君子”,以他们为首形成的贵族精神及其文化修养的传承者“士阶层”。在宗法等级制和世禄世卿制度下的先秦贵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世袭统治阶层,并在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精神文化,作为从政行事的基本准则。当时贵族的等级从上到下依次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各级士。而处于宗法社会里贵族统治阶级最末端的“士”,却是一个很复杂的阶层,有上士、中士和下士之别。一般认为,下士中“食禄”者及其以上为贵族,其它仅作为贵族阶层的附属群体而存在。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先秦时期贵族精神内涵的表现。主要包括礼让尊贤、敬慎勤俭、淡泊名利、忠信勇敢、重视尊严、君死社稷等。先秦的贵族们以家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反对谋求一己私利,忠诚地履行自己对社稷和人民的责任,他们崇尚气节,恭谨勤俭,勇敢诚信,同时又谦逊有礼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是当时社会的普遍价值取向。第三部分重点讨论了先秦贵族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对贵族精神形成的影响。先秦尤其是春秋以前的贵族教育是以家庭和学校为主的,从品德修养、文化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军事训练等多方面对贵族子弟进行了全方位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文武兼备的合格的贵族统治者。这些教育内容对贵族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得贵族社会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呈现出一种文雅的氛围;尚武的风气在军事技能训练和演习中更加突出;品德的培养则发展了先秦贵族“惟德是辅”的政治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在大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礼乐教育,对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贵族精神的形成的作用首当其冲。第四部分为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并对社会现状进行了反思。
其他文献
本文从汉英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笔者在翻译《兰亭集序》中运用的译法及其原因。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而汉语则是典型的分析语,在对汉语四字格的翻译中很难用英语来表
柳杉不仅是重要的高山速生树种,而且是一种优良的绿化和环保树种,是我国珍贵用材树种之一。以柳杉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结果表明:以柳杉种胚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
长期以来,资产价格是反映宏观经济情况的重要指标,而宏观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产价格的变动。然而80年代以来的现实情况,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变动并不是一致的而是出现
<正>如今到一个地方访问,当地官员和地方文化人士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多是本地有深厚文化底蕴云云。有时候我们能听得明白,也比较好理解,比如说扬州、苏州、杭州、成都这样的城
期刊
对于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监测,很多的环境监测人员认为,其技术含量比较低,仅仅依赖相关监测仪器就可以。不过在具体的监测中,可以发现对于煤化工、钢铁企业以及烟道内部气体较复
<正> 固体电解质电化学传感器是化学传感器的一个重要门类。随着各种固体电解质材料的不断研制和改性提高,固体电解质传感器品种正在日益增多,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其研制开
<正>贵族,最初指的是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他们提炼了普通人创造的物质财富经,最终形成了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观念,
期刊
综述了纳米测量方法,主要可归纳为光学和非光学两大类测量技术。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测量原理、测量装置、测量准确度及其亟待解决问题的分析,阐明了纳米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发
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某一事件造成的损失程度。风险评估的概念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预测某一投资事项潜在的投资风险,或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
目的 了解医院真菌感染的分类、分布及药物敏感度等,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的真菌培养阳性标本,从真菌分类、标本来源、科室分布、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