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畜平衡是天然草地可持续利用和放牧家畜高效生产的前提,草畜平衡评估技术则是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的草-畜平衡评价和分析才能真实反映草-畜平衡的状况。目前,我国北方草原的载畜量平均超载达36%,北方牧区草地退化严重,放牧家畜管理粗放,家畜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草畜不平衡尤为突出。因此,本文通过对北方草原中祁连山牧区典型牧户生产要素的研究分析,选择代谢能作为评价、研究草畜平衡的指标,建立以代谢能为评价指标的草畜平衡评价技术体系,将其应用于实践并进行验证。同时建立绵羊精准管理技术体系,研究分析牧区家庭牧场减畜、增效、实现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健康的技术措施及其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以代谢能作为评价指标的草畜平衡评价技术体系,从2008年冬天开始以祁连山草原和其典型牧户为研究对象,通过草畜代谢能平衡分析了祁连山牧区草畜平衡现状,草畜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在牧草生长期(6月10月)家畜获得的代谢能高于家畜的维持需要,因此,家畜体重增加,生长速度最快;在枯草期(11月次年5月)代谢能摄入量低于维持需要量,家畜掉膘,体重下降,且夏草场的载畜量最大。根据祁连山草原草畜平衡分析和放牧绵羊实际生产的现状,提出了草畜平衡的优化途径和对策。主要包括放牧绵羊冷季暖棚舍饲、推迟产羔时间、母羊妊娠后期补饲等优化途径和对策。2.应用研究试验,验证了实现草畜平衡的优化途径和对策。冬季暖棚舍饲养殖能够降低家畜的代谢能需要,有助于实现草畜平衡。与对照组相比,暖棚养殖绵羊平均产毛量显著提高(P<0.05),提高了0.73Kg/只,冷季体重损失减少14.9%,纯收入增加126.25元/只。产羔时间对草畜平衡具显著的影响,适当推迟产羔时间能够有效的改善草畜平衡状况。分别测定了4月和5月所产羔羊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母羊体况,5月羔羊平均初生重、1月龄、2月龄体重显著高于4月份羔羊(P<0.05),但由于生长期短,5月羔羊出栏重较4月低4~5kg。母羊妊娠后期补饲能显著提高羔羊初生重,使得母羊体况得到更好的恢复。3.建立了绵羊精准管理技术体系,选择祁连山牧区3户典型牧户进行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性能测定,结合经济效益数据,应用精准管理模型计算分析并对其中的低管理水平和高管理水平典型牧户实施精准管理技术,将经济效益不良绵羊的个体淘汰,存栏量分别下降了13%和26%,而未实施精准管理技术的中等管理水平的典型牧户,存栏量上升了18%,与绵羊精准管理分析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低管理水平和高管理水平典型牧户的平均产毛量及总产毛量均有所提高,而中等管理水平的典型牧户虽然总产毛量高于优化前,但平均每只产毛量下降了0.55ktg。低管理水平和高管理水平典型牧户存栏母羊的体重较优化前均有提高,收入分别提高了11.39%和4.2%,而中等管理水平的典型牧户成年母羊体重下降,后备母羊体重增加不显著,同时收入降低了7.4%。经过三年连续对低管理水平的典型牧户实施精准管理技术后,绵羊成年羊的实际存栏量由2009年的150只降到2011年的126只绵羊数量减少了16%。进一步提高饲养和管理水平后绵羊存栏量能进一步降低到103只,存栏量可降低31%。经济总收入增加10.3%。同时,2011年成年母羊配种前平均体重比2009年增加了3.17Kg,平均产毛量增加了0.47Kg,羔羊平均初生重增加了0.46Kg。经过实施精准管理技术,牧户的实际总收入提高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