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由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严重缺血导致的综合征,它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与易损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密切相关,而易损斑块的破裂常常伴随着细胞外基质(Cell-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er,EMMPRIN)是一种糖蛋白,它能够诱导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合成,是它们的上游分子。本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证实了 EMMPRIN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稳定性相关,易损斑块的形成中EMMPRIN调控MMPs存在着种类特异性,为进一步明确EMMPRIN与MMPs家族的关系,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表面、单核细胞表面的EMMPRIN表达强度以及血清中MMP-1、MMP-2、MMP-3、MMP-9的表达水平,从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为ACS的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意义。同时,利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评价EMMPRIN和MMP-1、MMP-2、MMP-3、MMP-9的表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昆明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HD)的116例患者,另外再收集38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阴性者作为对照组,共154例入选病人。CHD组根据临床症状和临床诊断分为:3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4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pectoris,SAP)。CHD组根据CTA检查结果分为:50例软斑块,45例纤维斑块,21例钙化斑块。CHD组根据冠脉造影所见病变累及的血管的支数分为:44例单支病变,44例双支病变,28例三支病变。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的表达强度,血清中MMP-1、MMP-2、MMP-3、MMP-9的表达水平以浓度表示,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结果]1.不同临床类型血小板和单核细胞EMMPRIN表达水平比较血小板表面EMMPRIN的表达:AMI组与UAP组相比,AMI组EMMPRIN表达强度更高,UAP组与SAP组相比,UAP组EMMPRIN表达强度更高,且冠心病患者三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的表达:AMI组与UAP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MI组与UAP组较SAP组的EMMPRIN表达强度更高,且冠心病患者三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临床类型血清MMP-1、MMP-2、MMP-3、MMP-9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类型血清MMP-1的表达水平:AMI组与UAP组相比,MMP-1的表达稍有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346>0.05),而两组较SAP组的MMP-1表达水平升高,且冠心病患者三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类型血清MMP-3水平:AMI组与UAP组相比,AMI组MMP-3的表达水平高于UAP组,UAP组MMP-3的表达水平高于SAP组,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946>0.05);不同临床类型血清MMP-2、MMP-9表达水平:AMI组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UAP组,UAP组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AP组,且冠心病患者三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斑块类型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斑块类型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斑块组与纤维斑块组相比,软斑块组表达更多的EMMPRIN,纤维斑块组与钙化斑块组相比,纤维斑块组表达更多的EMMPRIN,且软斑块组、纤维斑块组、钙化斑块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斑块类型血清MMP-1、MMP-2、MMP-3、MMP-9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斑块类型血清MMP-1、MMP-2、MMP-9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斑块组与纤维斑块组相比,软斑块组表达更多的MMP-1、MMP-2和MMP-9,纤维斑块组与钙化斑块组相比,纤维斑块组表达更多的MMP-1、MMP-2和MMP-9,三组都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斑块类型血清MMP-3表达水平:钙化斑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虽然有轻微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493>0.05),软斑块组与纤维斑块组相比,软斑块组的MMP-3升高更明显,纤维斑块组与钙化斑块组相比,纤维斑块组的MMP-3升高更明显,而两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病变支数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变支数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的EMMPRIN表达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的EMMPRIN表达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且它们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病变支数血清MMP-1、MMP-2、MMP-3、MMP-9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变支数血清MMP-1、MMP-2、MMP-3、MMP-9表达水平:有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冠心病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7.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与MMP-1、MMP-2、MMP-3、MMP-9相关性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MMP-1、MMP-2、MMP-3、MMP-9的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表面EMMPRIN的表达水平做线性相关分析后发现,均呈正相关;冠心病患者血清MMP-1、MMP-2、MMP-3、MMP-9的表达水平与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的表达水平做线性相关分析后发现,均呈正相关。[结论]1.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血清MMP-1、MMP-2、MMP-3、MMP-9在ACS的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说明EMMPRIN、MMP-1、MMP-2、MMP-3、MMP-9可能在AC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EMMPRIN、MMP-1、MMP-2、MMP-3、MMP-9 与斑块稳定性有关。3.MMP-1、MMP-2、MMP-3、MMP-9的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病变血管支数无显著相关性。4.血清中MMP-1、MMP-2、MMP-3、MMP-9与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说明它们在ACS的进展过程中有可能共同作用的。5.联合检测血清中MMP-1、MMP-2、MMP-3、MMP-9以及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的表达水平,结合64层螺旋CT检查,有望为ACS的临床诊断提供预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