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了不同Fe3+浓度对两种水华蓝藻(浮游颤藻、铜绿微囊藻)和一种赤潮藻(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和生理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结果发现: 对于两种水华蓝藻,当Fe3+浓度小于10nmol/L时,最大藻细胞密度与比生长速率均受到明显限制,以及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也受到明显限制。当Fe3+浓度达到10000nmol/L时,最大细胞密度与比生长速率不再受Fe3+浓度限制,其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也处于正常状态。富铁条件下藻细胞光饱和的光合作用速率(Pm)、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光合作用效率(α)显著大于缺铁条件,而补偿光强Ic及饱和光强Ik则低于缺铁条件。 这两种藻对Fe3+浓度的不同响应为,对于低铁状态下的浮游颤藻要在10天左右补铁,补铁量较大,才能尽量使叶绿素正常合成。而对于低铁状态下的铜绿微囊藻要在20天后补铁,补铁量只要是正常生长状态的铁浓度就能使叶绿素恢复较好状态。 不同Fe3+浓度下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情况,10000nmol/L的Fe3+浓度下亚历山大藻的生长状况最好,其最大生物量能达到33,880cell/mL。是Fe3+为0nmol/L的4.2倍,而Fe3+为20000,30000nmol/L的生物量却较低,甚至在生长初期都没有0nmol/L Fe3+的生物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