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凋膜止崩膏对子宫内膜癌相关抑癌基因Rb2/p130表达的改变,探讨凋膜止崩膏宫腔应用治疗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30例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和收入住院同时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的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血瘀证,40-52岁之间且无生育要求,初诊行诊断性刮宫,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除外全身器质性病变所致的阴道不规则出血,近3个月内未服用中药及性激素类药物。留取初诊时诊刮刮出物作为用药前子宫内膜,诊刮后对以上30例患者进行B超监测,直至子宫内膜厚度超过1cm且无阴道出血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向宫腔一次性注入灭菌后“凋膜止崩膏”(浓度:9g/ml)3ml-5ml(依据宫腔大小用药量不同),留院观察48小时后,若未出现明显发热等副反应则再次行诊刮术,刮出物作为用药后子宫内膜。将用药前、后两次子宫内膜组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用药前子宫内膜)和用药组(用药后子宫内膜),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宫腔用药前后两组子宫内膜组织Rb2/p130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SABC法结果显示:Rb2/p130在两组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均可见表达,且用药组中Rb2/p130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RT-PCR结果示:用药组中Rb2/p130 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blot结果示:p Rb2/p130表达量在用药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宫腔应用凋膜止崩膏,通过促进不典型增生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Rb2/p130基因转录,上调Rb2/p130的表达,限制细胞进入DNA合成期,引起DNA合成受限,具有异型性增生内膜腺上皮细胞数量减少,降低了其侵袭临近间质组织进而发生恶性转化的风险,可从分子水平上阻止不典型增生的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发生无限增殖,从而遏制其发展为子宫内膜癌。2.凋膜止崩膏可作为阻止不典型增生向子宫内膜癌恶性转化的新药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