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解决粮食增产问题成为作物育种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就玉米生产而言,通过杂种优势提高产量的空间逐渐缩小,只能依靠玉米品种抗逆性的增强以提高产量水平。真菌性病害是危害玉米生长、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有效控制真菌性病害对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将抗真菌基因导入玉米材料是抗病育种的新途径,多种方法已被应用于玉米遗传转化研究,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遗传转化法具有受体材料基因型限制小、取材不受季节约束,转化周期较短等优点,同时拓宽了玉米遗传转化受体材料类型。双T-DNA载体系统是一种培育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的快速有效的方法,经过筛选后的共转化植株经过自交分离,可以得到不含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株,有效解决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为获得具有抗真菌性病害的玉米种质新材料,本试验构建了含有Chi-linker-Glu融合基因的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并开展了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遗传转化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以pCAMBIA1300-EPSPS为基础载体,用限制性酶切技术切除载体上的多余酶切位点,得到中间载体pCAMBIA1300-EPSPS/HE及pCAMBIA1300/HX。进一步采用PCR扩增pCAMBIA1300/HX载体中含HindⅢ位点的左右边界区,将扩增产物连接至中间载体pCAMBIA1300-EPSPS/HE的SphⅠ位点,得到了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EPSPS-2T。2.采用分步酶切和连接方法,将含有抗真菌融合基因的线性表达单元Ubi-Chi-Linker-Glu-Nos连接至双T-DNA载体的HindⅢ位点,得到了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EPSPS-2T-Chi-Linker-Glu。用具有草丁膦抗性的bar基因替换EPSPS基因,同时获得了具有草丁膦抗性基因的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bar-2T-Chi-Linker-Glu,采用冻融法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得到了用于遗传转化的农杆菌工程菌。3.通过对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得到的最佳转化体系为LBA4404菌液浓度OD600为0.6、乙酰丁香酮浓度为150μmol/L、50kPa负压下侵染12min。4.以玉米骨干自交系郑58作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茎尖遗传转化方法,将含有抗真菌融合基因Chi-Linker-Glu及除草剂抗性基因的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玉米茎尖,获得了33株抗性植株,采用PCR鉴定结果表明有13株为阳性植株,有3株正常结实,最终转化率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