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ONGZHIQI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倡导“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具有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福建,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主题鲜明,具有独特的思想教育资源优势和育人价值,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素材。本文从红色文化的概念入手,认为红色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为文化源头并将其进行创造性融合的一种新型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沉淀、创造、发展形成的,能够被人们继承和开发利用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以及行为形态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以物质样态和非物质样态而存在,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福建红色文化具有遗址遗存数量多、思想理论影响大、出版进步刊物数量多,戏剧创作繁荣、精神内涵丰富等鲜明特性。将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是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战略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纵深发展、培育富有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将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原则,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校职能与资源优势,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必须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必须拓宽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教学形式;必须完善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评价体系,真正发挥福建红色文化的育人魅力与育人价值,真正完成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教学目标,真正造就和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新人。
其他文献
马来西亚砂拉越洲金辉蚕桑农场自1999年开始从我国引进杂交桑进行栽培试验,前报对其生长发育、产叶量及抗病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中国杂交桑对当地的生育环境具有良好的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个新的临床综合征,是指机体重要器官心、肾、肝、脑、肺等其中两个以上同时或短期内相继受损的重笃病态.严重肝硬化并发MOF亦已逐渐为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微机电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将环境中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已经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而压电俘能器因为有着不需要额外的外置电源,结构上容易微型化,整体输出功率密度大,输出电压高,结构简单等优点,被人们广泛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还是对弯振类型压电俘能器进行研究,但是弯振类压电俘能器俘频范围通常固定在一个频率较低且频宽较小的范围内,而有报告显示引入扭转运动,会使得系统的二阶模态频率大幅度
本次翻译实践是将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彼得·斯科特(Peter Scott)和黑尔佳·诺沃特尼(Helga Nowotny)合著的《反思科学——不确定时代的知识和公众》(Re-Think
近年来,随着创新理念的提出,各个行业均会注入新的思想和创新意识,电视新闻行业同样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电视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传播的广泛性与及
当今,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引人注目。每年外交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这些会议中的汉英外交口译也同样引人注目。随着对外交口译需求量的增加,汉英外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