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微尺度流动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yc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油已经成为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新亮点。然而由于页岩储层广泛发育的纳米级孔隙,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难以准确描述其流动机理;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页岩油工业化探索的瓶颈。开展页岩油在微尺度条件下的流动机理研究,揭示液体滑移现象的作用机制,阐明页岩油的流动规律,不但可以为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快速突破提供理论指导,而且有助于从应用的角度推进微尺度流动等基础理论问题的解决。本文主要在分子和孔隙尺度上开展页岩油的微观流动机理研究。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MD)方法研究了液态烷烃在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内的赋存状态,揭示了烷烃密度分布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在靠近固体壁面处烷烃会形成“类固体层”,其密度为游离态流体密度的1.5~3倍,且主要发生多层吸附,吸附层的数目受缝宽和流体组分影响,每个吸附层的厚度与烷烃分子的宽度一致。重质组分在有机质表面的吸附能力更强。基于MD所得到的每个吸附层的厚度和平均密度,考虑原油在储层中赋存状态的不同,将吸附态和游离态原油分离开来,建立了页岩油资源量估算的岩石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然后针对石英、有机质和方解石三种典型的页岩矿物开展了单个纳米级孔喉内原油流动的模拟研究,从分子尺度上探索了页岩油的微观流动规律。不同岩石矿物所构成的纳米孔内原油的流动特征差别很大:在相同条件下,油在有机质孔隙内流动的最快,石英孔隙内次之,方解石孔隙内流动的最慢,揭示了该现象的物理机制与流固相互作用力和表面摩擦系数有关。润湿性会影响流体流动,但并非唯一因素。进而通过引入“滑移长度”和“视粘度”分别建立了油在不同矿物所构成的单个纳米孔内流动的数学模型,为孔隙尺度上页岩油的流动规律研究奠定了基础。随后,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页岩储层内流体润湿角随孔径变化的数学模型。孔径越小,储层越亲水,但是汞的润湿角却越来越大。将该模型与流体表面张力随液滴尺寸变化的数学模型相耦合,考虑微尺度效应对流体表面张力和润湿角的影响,修正了高压压汞方法的解释技术,并与低温气体吸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如果忽略微尺度效应的影响,压汞方法所得到孔径的相对误差可能高达44%,而且样品中小孔隙越多偏差越大。进而基于J函数理论建立了页岩储层中油、水、气的毛管力预测模型。该模型对储层孔隙结构的精确表征和多相流动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提出“有效滑移长度”的概念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下纳米单管内原油的流动规律进行表征。当粗糙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的岩石矿物表面都会出现“负滑移”。鉴于页岩中有机质孔隙的尺寸总是比无机质孔隙小一个数量级,而且不同矿物孔隙内流体的流动规律具有明显差异,建立了考虑矿物分布的页岩孔隙网络模型及相应的流动模拟方法,发现页岩油的流量与压力梯度的关系为过原点的非线性曲线,揭示了致密储层非线性渗流的根本原因是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壁面粗糙度和流体的非牛顿特性。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小儿支原体肺炎在个性化护理措施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收支原体肺炎患儿共68例,按照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其中常规护理措施患儿为对照组
我国是世界上柑橘种植和消费的主要大国之一,柑橘年产量超过千万吨。柑橘绿霉病一直以来是困扰柑橘储藏、运输和销售环节的主要问题。在我国,每年因绿霉病导致的柑橘产量损失
笔者于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中药治疗输卵管炎阻塞性不孕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993年2月~1999年12月间本院共收治了48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现就其中33例资料完整的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青壮年组ARF作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小学合作教学愈加受到学校的重视。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在数学学习中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塑造团结合作的意识。由于,教师
<正>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数值对烧伤患者采取何种治疗措施中尤为重要,且对烧伤患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遇烧伤患者血小板假性升高1例,现报告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C型骨折患者采取双侧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胫骨平台C型骨折6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
使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是现今初中教学的基本工作出发点,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意义是:初中数学教学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生活环境,使教学内容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neem)属楝科、速生常绿乔木。印楝种仁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是印楝中所含的最重要的成分,本文研究了印楝种仁中含有的
<正> 作者通过一组78例应激性溃疡(SU)重症病人的临床分析,试图从临床的角度来探讨其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SU78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