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锂离子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因负极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而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特别是高容量硅基材料SEI膜的破坏与重构会永久消耗来自正极的活性锂,导致较低的首次库伦效率(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ICE)和容量的快速衰减。补锂(预锂化)可引入额外的“锂源”补偿不可逆容量损失,其中正极补锂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因负极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而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特别是高容量硅基材料SEI膜的破坏与重构会永久消耗来自正极的活性锂,导致较低的首次库伦效率(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ICE)和容量的快速衰减。补锂(预锂化)可引入额外的“锂源”补偿不可逆容量损失,其中正极补锂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兼容性和稳定性,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和有望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技术路线。然而正极补锂材料分解后多会产生残留物,不利于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本文主要研究正极补锂材料,降低其残留以及对电池体系的不良影响。以3,4,5-三羟基苯甲酸为有机基体,LiH为锂源,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反应得到3,4,5-三羟基苯甲酸三锂盐(Li3THBA),然后按质量分数10%将Li3THBA添加到LiFe PO4电极中,与石墨和Si/C匹配组装全电池,测试结果表明,正极首次充电容量提高至180 m Ah/g以上,循环、倍率性能显著提升。分析表明,Li3THBA的加入提高了SEI膜中LixPOyFz和ROCO2Li的含量,改善了负极材料体积膨胀,提高负极SEI膜的机械强度和界面稳定性。通过探究不同羟基数量和位点的影响规律发现,3,4,5-三羟基苯甲酸与LiH接触后便开始发生反应,且具有较低的反应势垒。与Li3THBA补锂相比,金属锂具有高理论容量且无任何残留。本文通过筛选商业化锂片、5μm锂箔(5-LiFoil)和50μm锂箔(50-LiFoil)三种锂源发现,混合电位的下降是共同特征,5-LiFoil可直接正极补锂,50-LiFoil需先对石墨和Si/C负极预嵌锂,拆解电池取出锂箔后再与LiFe PO4和NCM523匹配组装全电池。应用5-LiFoil时LiFe PO4全电池首次充电容量可提高至180m Ah/g以上,ICE提升至95%左右。应用50-LiFoil正极补锂,Si/C负极形成的SEI膜较薄且不稳定,NCM523与补锂石墨负极组装的全电池,经过2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为198.6 m Ah/g,相比提高了40.4%。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金属锂箔正极补锂提升容量效果明显,且无残留物,可将其推广应用至S/C为正极的硅硫全电池。
其他文献
酚醛树脂由于具有较好的耐烧蚀性、较好的工艺性和低廉的价格等优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烧蚀型材料。然而,传统以酚醛为基体的烧蚀材料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工业的要求。本课题使用具有高键能Si-O-Si的有机硅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针对二者共混时较差相容性以及不匹配固化温度导致共固化时相分离的问题,使用两种方法改善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相容性。针对硅树脂与酚醛相容性较差的问题,合成与硅树脂在共溶剂下可以混溶的低粘
人造细胞为探索生命起源提供了线索,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想模型。磷脂做为细胞膜系统的天然成分,广泛用于构建人工细胞。合成或纯化天然磷脂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化学合成的磷脂类似物在结构上与天然磷脂相似,可以用来模拟磷脂构建囊泡。利用磷脂类似物的化学合成可以实现囊泡的原位合成,这为探索生命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本文利用叠氮-炔点击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磷脂类似物,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论
酚类化合物属于原生质毒,常用于工业合成中间体,在水环境中难以降解,长期累积会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具有高效、简易、强氧化能力特点的类Fenton技术被认为是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应用的类Fenton纳米催化剂虽然活性高,但合成过程繁琐且存在易团聚、难回收和循环性能差等弊端。因此,有必要开发合成步骤简便、分散性好、循环稳定性好且易于回收的类Fenton催化剂,实现对酚类物质的高效降解
相较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的固态电池具有安全、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固态电池中的正极/电解质之间的固固界面对固态电池性能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这一界面的结构和演化是很有必要的。不过采用微米正极材料的固态电池的界面是点接触,来自界面的信号不易被观察到,采用界面放大的策略将正极材料进行纳米化后与电解质组成固态电池,这样能够形成连续的界面接触,放大界面相的信号。本文将PEO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和纳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且糖尿病患病率高,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成为我国糖尿病的主流人群。中国老年医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分会牵头组织,联合相关学会和聘请临床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了《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从护理角度对该《指南》的十六章要点提示中的护理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以期能够为临床护理者在老年2型糖尿病有效防治护理服务工作中提供指导。
目前癌症依旧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问题,如何实现肿瘤的安全高效治疗引起了无数科研工作者们的关注。近来的研究表明,单一的光触发治疗手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治疗效果,但是高温损伤、内部肿瘤辐射受限等问题也不容忽略。为了减少高温对正常组织的伤害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出现了多种模式相结合的协同治疗手段。石墨相氮化碳(Graphitic carbon nitride,CN)由于成本低廉、制备方便以及良好的生
针对黑暗环境下的人脸识别任务,基于红外的异质人脸识别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红外(NIR)到可见光(VIS)的人脸匹配策略上,但由于近红外的反射特性导致它需要额外的辅助光成像,而基于热红外(infrared-infrared,IR)的异质识别技术靠物体自身的热成像,不再需要其他外加的辅助光源。但由于红外数据收集过程昂贵,采集周期长,模态差异大,近
如今,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由能量代谢失衡引起的慢性疾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并保持定期的体育运动以保持健康。积极的健康管理包括对膳食能量摄入和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科学控制,为慢性病的预防和康复提供了有效途径。由于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时变、非线性系统,体育活动中的能量消耗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运动强度、个体
行人重识别任务致力于给定某个行人的图片或者视频作为查询对象,从跨摄像头的监控系统中准确地检索出该行人的其他图片或者视频。大部分行人重识别的学术研究基于行人不会换衣和行人数据采集于相同的监控场景(域)两种假设,因此众多行人重识别算法只能应对某些特定场景,导致它们在实际应用落地过程中检索准确度大幅度下降。本文致力于提升行人重识别在真实场景下的鲁棒性与通用性,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如下:1)带衣服模板的换衣
电解铜箔作为印制线路板(PCB)中关键的导体材料,其与PCB行业发展息息相关。近几年,随着5G通信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PCB和电解铜箔行业的发展。PCB要求电解铜箔具有高抗剥离强度、低劣化率、无侧蚀、耐蚀性好及抗氧化等特点,其中高抗剥离强度和低劣化率可以增加铜箔与PCB基板之间的粘结强度,降低PCB的信号传输损耗,提高PCB的性能;无侧蚀现象、良好的耐蚀性及抗氧化性可以增加PCB的使用寿命,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