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动句特定的句式结构和特有的被动语义符合科技文体正式、客观、准确和逻辑严密等特征,因此它在英汉科技文体中都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以往的英汉被动句的对比研究中,就研究范围而言,许多学者大都是从宏观和整体范围来对比研究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涉及到以英汉科技文体为具体范围来对比研究两者的文献资料寥寥无几:就研究方法而言,这些学者主要采用的是文献资料法和理论研究法,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还为数不多。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的汉英双语语料库对比研究了英汉科技文体中被动句的共性和差异。此项对比研究有助于学习者对英汉科技文体中“被动句”这个常见的语言现象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他们对英汉被动句的异同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英汉科技文体中被动句的翻译教学和翻译策略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主要从形式、语义和功能三个方面对比研究英汉科技文体中被动句的共性。在形式上,首先,它们都具有标记性。英语被动句的标记是"Be+V-ed",汉语被动句的标记是“被、让、给、由、遭、受……+动词”。其次,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施事者处理情况,包括保留施事者和省略施事者两种情况;在语义上,它们都表示施动性,包括显性施动性和隐性施动性。由于存在着施动性,它们必然也会呈现出一定的承受性;在功能上,英汉科技文体中被动句的表达都能体现以下三个功能:强调表达的客观性,保持交际的经济性和突出信息的重要性。本文相对应地从形式、语义和应用程度及其原因三个方面对比研究英汉科技文体中被动句的差异。在形式上,首先,它们使用原型标记的频率不同。"Be+V-ed"是英语被动句的原型标记,“被+动词”是汉语被动句的原型标记,在科技文体中使用原型标记的英语被动句远远多于使用原型标记的汉语被动句。其次,它们施事者出现的位置和频率也不同。在英语中,施事者出现在表示被动的动词之后,而在汉语中,施事者总是出现在表示被动的动词之前。在英语中,标记“By”随着施事者的省略一起被省略,而在汉语中,被动标记如“被”、“让”等不会随着施事者的省略而一起被省略。另外汉语科技文体中带施事者的被动句显著多于英语科技文体中带施事者的被动句;在语义上,汉语被动句表示的受影响程度高于英语被动句,并且汉语被动句经常表现出消极的语义色彩,而英语被动句多表现为中性的语义色彩;在应用程度上,英语科技文体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科技文体中的被动句,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哲学和思维方式、语言特性以及情感功能三个方面。此外,本文得出了两点启示。首先,在科技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双语思维模式并结合双语特点进行英汉被动句的互译讲解;其次,在科技翻译中,本文提出了两个翻译策略:一个是重视被动标记,保全被动意义,另一个是精炼译文字词,切合原文风格。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两个新的见解。第一、英语系表结构中"Be+V-ed"中的“V-ed”不应归属于形容词范畴,应仍归属于动词范畴;第二、“不如意说”已经不能完全概括汉语“被”字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