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江苏省71个气象站点1961至2000年40年的地面资料,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江苏区域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温度、降水以及风速等变量的年平均、季节平均及时空变化特征。通过资料分析,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江苏40年气候年代际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参照气温变化),即:1961~1968年左右为第Ⅰ阶段,1968年左右~1986年左右为第Ⅱ阶段,1986年左右~2000年为第Ⅲ阶段(这里1968年左右指的是1967~1972左右,1986年左右指的是1985~1989左右)。第Ⅰ阶段的降温期,伴随着总云量(低云量)的增加、总辐射减少和大气水汽的减少;第Ⅱ阶段的转型耦合期,气候变异不明显;第Ⅲ阶段的增温期,伴随着总云量(低云量)的减少、总辐射增加以及大气水汽的增加;在上述降温—减湿/增温—增湿期,明显对应着降水减少/增加时期。
(2)就江苏区域的季节变化特征,平均气温在秋冬季(冬半年)增暖更加明显一些,在冬春季的振荡幅度比夏秋季(夏半年)更大一些;降水的季节变化在春季存在一个类似周期性的振荡现象,夏秋季变化没有明显的趋势,冬季降水呈微增趋势,震荡幅度为夏半年大于冬半年;40年来,江苏区域风速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冬半年下降幅度比夏半年更大一些,1990年后期减小的趋势变缓。
(3)降水的EOF分析显示,其存在三个主要的模态。第1个模态说明全省降水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而江淮地区特别是南京地区的降水量变化更加明显和突出一些,从时间系数上看江苏区域降水存在一定的准周期振荡现象;第2个模态表明江苏中南部降水变化和中北部变化呈反位相变化的,从其时间系数所表述的信息来看,全省降水有增加的趋势;第3个模态说明全省降水呈现江淮中部特别是在金湖和盱眙之间的马坝与中南部和中北部降水呈现反位相的特征,时间系数表明全省降水有一个准周期性的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