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精准扶贫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突出表现为连片贫困区逐渐缩小、贫困县的数量不断减少、理论贫困人口显著降低、返贫比重不断降低等等,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与治理逻辑总体上合乎扶贫形势。但是,随着精准扶贫逐渐进入攻坚阶段,集中大量人力物力的帮扶模式呈现出越来越低的边际效果,精准扶贫面临严峻的执行梗阻挑战,突出表现为机械化、形式化以及博弈化,其结果是损害精准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的识别和甄别水平、掣肘扶贫资源的整合与投放效率、制约扶贫主体和客体间的偏好拟合与协议质量,以及最重要的——导致各级政府扶贫工作监督审计管理中面临较大的信息和制度成本。本研究从政策执行梗阻的种种现象出发,在汲取既有理论资源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冲突”分析模型来研究当前精准扶贫执行梗阻问题。通过对J省精准扶贫执行成效进行DEA模型的分析,并对J省重要贫困县M县中若干贫困村开展调研,发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执行梗阻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模糊—冲突”模型对诸种困境进行梳理。本文认为,当前精准扶贫执行梗阻主要表现为四种形态:即象征性扶贫、变通性扶贫、谋利性扶贫以及排斥性扶贫。而导致这些梗阻出现的原因主要体现为政策资源配置单薄、刚性权力负向激励、路径依赖发展僵化以及协调不力九龙治水。对此,本文认为完善基层精准扶贫实效的关键之一在于提升基层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能力。对此,本文构建了关于基层精准扶贫执行能力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三点对策建议,即:下沉扶贫资源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督;理顺党政扶贫体系,整合力量攻坚施策;完善社会扶贫通道,推进政策受益共享。本文认为未来应该在提升基层精准扶贫执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精准扶贫内涵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