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初始,贸易的频繁往来方兴未艾,国际贸易从国家之间的往来发展到个人贸易的繁荣,再发展到比较高层次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直至将来达到完全经济一体化,深刻体现了国际贸易在当代的深化与拓展,国际贸易的研究与探讨,都无时无刻不促使各国的反思,制定既有利于本国发展,又不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贸易政策。在任何历史时代,也没有如此重视过国际贸易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但限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国际贸易被置于何种地位、它的发展前景如何,在人们心中还处于迷茫状态。作者基于国际贸易作为带动人类生存、发展的火车头巨大作用,力求从实践研究出发构造其中韩贸易制度框架,力求给国际贸易事业的发展添微薄之力。由于国际贸易在中韩两国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的影响,必然会导致各种摩擦的出现,只要正视摩擦实属正常现象,中韩以平常心看待,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即可。中韩贸易关系是世界范围的经济改革与调整、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国际背景下产生并得到发展的。正是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改革开放的中国与战略调整的韩国开始产生了间接经济往来,并不断向前推移发展,发展同中国的经贸关系也是韩国摆脱对美、日本的过分依赖关系,实现从依附外向型经济向自主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市场多元化的紧急需要。中韩贸易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公元前 7 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地理位置相近的齐国与之交往最为密切,中韩两国 1992 年建交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中韩贸易在各自的对外贸易中已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投资和劳务合作上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中国与韩国为友好近邻,交往很长,文化背景极其相似,这为中韩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目前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结构互补、各有所需,也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现实性。自 1992 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双方在投资领城的合作带动了大量原料技术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中国入世之后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并不会影响中韩贸易之间的互补性格局。但是中韩之间的竞争关系肯定会加强,但竞争也有好的一面,这会使韩国受到刺激,因而将采取措施加快自己的发展,去开发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在产业领域内增加一些高附加值的产 - 33 -<WP=39>吉林大学 经济学院硕士论文业。这样,互补性关系还会持续下去。中韩贸易,比较优势是基础,互补是关键。中国对韩国贸易的地位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日本;二是韩国和日本的经济关系是竞争关系,而与中国是互补性关系。中韩同为亚洲重要的经济体,两国经济合作的互补性明显超过竞争性,两国的经济合作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韩两国加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日益显现,两国经济合作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中韩在经济上互为依托、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共谋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就一定能达到“双赢”的目标。这种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互补性关系使得两国继续友好合作,所以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不再是天方夜谭的梦想,尤其是在中国加入 WTO 后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结构调整的继续深入,中韩贸易总量增加,贸易会更加顺畅。中国对韩国贸易的地位上升与日本背离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阵营,中韩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具现实性。但是,随着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扩大,贸易摩擦和争端也不断出现,尤其是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影响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妥善解决这些摩擦和争端,成为两国政府必须认真思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韩国总统卢武铉是主张建立、加强经贸产业合作的积极倡导者之一,而且他在总统就任的时候提出过中韩自由贸易区或者说东北亚经济圈的概念,他积极地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和产业合作和经营要素的自由流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也是有助于中韩两国经贸更加深入的发展和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边贸易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区域化、集团化的缺点和不足,而且还将有利于促进 WTO 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对 APEC 和亚太各地区域内自由贸易和经济联合也将是一个有力地推动。所以,双边自由贸易就成为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新发展和新特点,是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的过渡形式和有效途径。未来的经济建立在关联之上而非所有权之上。随着中韩两国贸易的拓展与深化,中韩货币一体化的产生也是需要的,货币一体化既是建成中韩经济共同体或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前提,也是防范亚洲经济危机的有力措施,建立中韩货币一体化以便推动该地区形成涉及经济、安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促进更加密切的地区经济合作,使其成为一个共同的市场和生产基地。但不可忽视的是,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在很大程度取决于经济实力的较量,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必然在国际竞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