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子黄酮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o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沙苑子乙醇提取物抗癌有效部位,研究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①SMMC7721、BGC823、HL60、A549、Hela为实验瘤株,用MTT法检测沙苑子提取物各部位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小鼠S180实体瘤模型,观察沙苑子提取物各部位体内抑瘤作用。②用MTT法、3H-TdR掺入法观察沙苑子抗癌有效部位的体外抑瘤作用。③采用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复制荷瘤小鼠模型,进一步观察沙苑子抗癌有效部位体内抑瘤作用。④采用Giemsa染色、Hochest染色、透射电镜等观察给药后细胞的形态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DNA的片段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并检测药物对caspase-3酶活性的影响。⑤观察给药后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的变化;进行血常规分析,观察药物对小鼠外周血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①筛选结果表明沙苑子黄酮(Flavonoids of Astragalus Complanatus,FAC)是沙苑子抗肿瘤的主要有效部位。②沙苑子黄酮可明显抑制SMMC7721、HepG2、Hepal-6的体外增殖,最高抑制率分别87.15%、55.93%、62.22%。③沙苑子黄酮可明显抑制H22肿瘤细胞体内增殖,最高抑制率均在60%左右。④Giemsa染色、Hochest染色、透射电镜等均可观察到给药组部分细胞出现凋亡特征;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见给药组细胞呈现较为明显的梯形条带;流式分析显示给药组细胞有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最高达18.58%,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和S期;给药组细胞caspase-3活性明显提高。⑤沙苑子黄酮可明显升高荷瘤小鼠的脾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沙苑子黄酮体内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关。
其他文献
采用Marc有限元软件的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强夯工程中的隔振沟的隔振作用进行了动力分析。分析表明,强夯在地表产生的振动随离夯点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超过临界距离后地表振
目的探讨紫杉醇增敏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紫杉醇对SPC-A1的细胞毒性;克隆形成法检测紫杉醇对SPC-A1的放射增敏作用,及紫杉醇在分次照射中对亚致死损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学带下、症瘕、积聚之范畴,病因病机为湿毒或湿邪之气郁积于胞宫及盆腔,以致经络闭阻,气血凝滞,营卫失调而影响冲任。治疗原则宜以活血化瘀、疏肝健脾、祛湿
【目的】对科学数据的元数据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并构建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通用数据项设计模型。【方法】对当前科研领域6种典型的元数据标准进行概述与分析,在统计的基础上设
<正>当前新课改理念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高中历史教学,但在基层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纰漏:比如有的课堂看似精彩,但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有的课堂因缺少教师的相机诱导而
英语经典诗歌形式优美,内涵丰富,但是英语诗歌教学与英语小说和戏剧教学相比难度较大,需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本文从赏析和解读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名诗《未选
在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中,妇女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女性主体性的建构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
邕江是南宁市的母亲河,邕江穿城而过,城市依江而兴。以邕江为主的防洪、生态、景观、旅游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滨水区域,将是南宁“中国水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2年起,
制浆造纸、纺织印染、棉粕化纤等生产废水中含有难降解的大分子木质素、纤维素等,另外还有其他相当数量的难降解物质,这些物质在经生化处理后只能部分得以去除,这部分被去除的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舆论生态结构以及舆论表达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加持,进一步增强了新闻影响力、引导力以及传播力,使得受众能够在更加多元与开放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