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茂腔作为山东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被誉为“胶东之花”,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姥爷是个资深戏曲爱好者,在他的影响下,笔者逐渐对地方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专业化的学习,笔者从理论上明白了舞台美术对于戏曲演出的重要意义。茂腔传统剧目中有一套非常严密的系统,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物装扮都有一定的区别,这是其精髓,绝不能撼动。本篇论文通过对茂腔戏曲美术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探究内容如下:一是山东茂腔的发展演变过程及特征概述;二是山东茂腔的舞台美术元素,包括戏曲布景、传统服饰、化妆造型、舞台道具和舞台灯光等;三是对茂腔经典剧目《罗衫记》的美术分析;四是分析山东茂腔当下在舞台美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茂腔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从多个角度,找出茂腔的美术元素在纹样、色彩、造型、符号等方面的一些特征和规律。茂腔就其本质来看,属于地方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实现日常娱乐教化的功效。茂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更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把传统经典剧目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让它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当下,茂腔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严峻的问题,需要急需去解决,以此来加强对该地方戏的保护。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对茂腔这一地方戏曲的美术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第二,通过对茂腔造型特征的分析,总结出其在美术方面的一些规律;第三,对山东地方戏曲的舞台美术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使山东民间艺术和地方戏曲美术的框架、体系更加完善;第四,对如何更好的传播和保护茂腔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让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这一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对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总而言之,期望通过这项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对茂腔这一家乡戏的传承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