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晚清儿童文学翻译开始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作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文学翻译蓬勃发展,但是翻译质量却是良莠不齐。与儿童文学翻译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相对匮乏和落后,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鲜有儿童文学翻译语言方面具体深入的研究。鉴于儿童读者阅读水平和接受能力相对较低,6-12岁的儿童正处于母语学习和完善阶段,规范翻译语言,净化儿童文学语言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该研究顺应当代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汉语(目的语)为导向,自建小型儿童文学(6-12岁)翻译语料库,使用语料库语言学的工具和方法,通过对比英译汉儿童文学和原创儿童文学的语言,对儿童文学的翻译语言及其特点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对比个体译文的优劣,进而离析出其中的不足和缺点。该研究发现,儿童文学翻译文本的词汇密度较低,翻译语言在实词使用上存在简化的倾向,虽然动词和名词的使用比例较之于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偏低,但是多选用常用的、具体的上义词,少用包含文化内涵的成语或习语;介词使用比例高于原创文本,尤其是人称代词的使用更加明显,体现了翻译文本在词汇层面的欧化倾向,同时造成了语言的拖沓、冗繁、有歧义,、背离了儿童文学语言简明清新的特点;口语化特点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语气词、拟声词使用频率偏低,使语言略显正式,不太符合儿童语言特点;平均句长长于原创文本,同时连词和长定语大量使用,呈现出句法层面的欧化,句子冗长,不简洁,易给儿童阅读造成障碍;被动句的翻译背离翻译文本规范化的趋势,英语中的被动式结构大多采用汉语的“被”字句对应翻译,不但语言形式单一,而且有语言不规范的嫌疑,不利于儿童的母语习得。以上发现表明儿童文学翻译中的确存在一些语言欧化和不规范现象,不利于儿童阅读和母语习得,在今后的翻译中需要提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