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投入不同的资源要素可以获得既定的产出,由于人口、土地和资金规模配置的不同,不同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也有所不同。一直以来,城市投入产出效率都是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个城市应该以追求高效率的城镇化发展为目标,在投入最少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产出,才能充分地发挥出城市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更加强调和突出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城镇发展效益的重要性。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合理调控各类城市的人口规模,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城市群的科学布局,实现最佳的城镇发展效益。城市投入产出效率的高低作为制定一个城市城市化发展策略的重要决策依据,更是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但是就其研究区域来看,大多集中于河南、江苏和天津等中东部地区,而对新疆城镇发展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则尚属空白。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了一套适于评价新疆城镇投入产出效率的指标体系,应用Deap2.1软件测算了2001年、2006年和2012年新疆87个县市的城镇发展投入产出效率,并分区域、城镇组群等层面分析了城镇发展投入产出效率的现状特征、时空分异性和规模等级分异性。结果表明:(1)新疆城镇发展规模效率相对较高,综合技术效率远低于全国其他区域,而纯技术效率偏低则是导致综合技术效率与全国、西北地区、乃至新疆区域内部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2)新疆城镇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北疆和东疆区域的城镇发展效率明显高于南疆。(3)各城镇组群的规模效率高于单体城镇,但综合技术效率极化效应表现较为显著,规模较大的或发育程度较好的组群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较高。(4)新疆非农人口规模高于50万城镇的投入产出效率较高,而在非农人口规模低于50万的城镇中,随着人口规模的减少其城镇投入产出效率逐步降低。(5)小城镇的城镇规模是制约其综合技术效率达到有效的主要因素,尤其以非农人口规模的影响最为明显。基于此,新疆在今后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优化城镇各项资源要素配置,挖掘城镇规模的最佳效率;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其规模集聚优势;整合和培育绿洲城镇组群,构建组群式发展的城镇体系格局;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异;适度扩大小城镇规模,削弱城镇规模对投入产出效率的抑制;整合利用各项科技创新资源,提高投入产出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