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师”不仅是知识的启蒙者,更是道、礼、德的化身,而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乡村教师群体的状况已大不如前,贫困地区乡村小学教师更是乡村教师中的弱势群体,是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乡村小学教师90%都是本地人,城镇户口占比近75%,“城市人”教“农村人”现象明显,在职业倦怠方面,村小、教学点的老师相比乡镇中心小学的老师更易出现职业倦怠;男老师的职业倦怠得分高于女老师,且在低成就感维度上表现明显;教龄在10年之内,以及教龄在20年以上的老师更易产生职业倦怠,且教龄在21-30年的老师,职业倦怠尤为明显;初级职称的老师职业倦怠分数偏高;低收入的老师相比中高收入的老师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情感耗竭、高疏离感、低成就感这三个职业倦怠的维度中,职业倦怠在低成就感维度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且成就感与疏离感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职业倦怠更深入地表现为高疏离感,工作量大、职务晋升渠道狭窄,收入低是导致低成就感与高疏离感的主要原因,高疏离感则易引起该群体的社会流动与角色失败。对于社会流动,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希望转行老师”所占的比例比“希望转校老师”所占的比例多两倍,乡村教师行业人才流失则更为严重;离家较近的县(市)是乡村教师主要的流动地点;46.2%的乡村教师希望转行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说明公务员是近半数的乡村教师向往的职业。对于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笔者先进行了数据分析,随后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乡村小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制度根源,由其引出的四个宏观原因为:社会声望以及社会地位降低、资源匮乏、向上流动困难;微观层面的原因主要有教学外的其他工作牵扯精力、工作量太大等。最后笔者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分别提出了社会工作的介入对策,微观层面有提高老师的自我调适能力、工作成就感等;中观层面有公益组织提供相关支持、农村学校引入住校社工等;宏观层面包括完善乡村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优化职称评定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