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法中的致人死亡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j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致人死亡”,各国刑法中几乎都有相关的立法规定,但是由于各国法律文化传统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不同,各自的规定又有较大差异。从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我国刑法对于“致人死亡”的研究,还存在不够系统全面的缺点,往往仅就刑法分则某一犯罪中的“致人死亡”进行阐述,罕有系统论述的。而且对于同一罪名中“致人死亡”的立法规定,学界还存在许多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导致学理上争议颇多,司法适用比较混乱。有鉴于此,本文拟就我国刑法中“致人死亡”的立法规定作一系统论述,以期引发学术界、实务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探讨,进而丰富我国的刑法理论,完善我国有关“致人死亡”的立法规定。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大部分,约三万三千字。第一部分对我国刑法中各种类型的“致人死亡”从学理的角度进行了类型分析,首先,对我国现行刑法中“致人死亡”的立法现象进行了概述,取代1979年刑法中大量模糊的字眼,新刑法中“致人死亡”的立法规定体现了一定的刑法学价值。其次,从六种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刑法中的“致人死亡”进行了详细的类型划分,为从宏观上系统把握我国刑法中的“致人死亡”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论述了我国刑法中“致人死亡”的现存缺陷。分别从理论上的百家争鸣,具体刑法条文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践中的争议进行了论述,结果发现我国刑法中“致人死亡”的法定刑配置不合理,罪过形式不明确,部分刑法条文互相矛盾等缺陷的存在,是导致理论和实践争议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针对上文提出的诸多缺陷,提出了作者关于我国刑法中“致人死亡”的完善构想,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着墨点。首先,介绍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中有关“致人死亡”立法规定,提出了对于我国的借鉴经验。然后根据我国国情,从立法体例、具体刑法条文的修改、刑罚的完善以及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设想,以期能对我国刑法理论和实践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阐述在协同设计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建立协同设计的体系结构.文中论述了协同设计中的网络拓扑结构,实现协同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为协同没计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阶层——小生产者阶层,墨子适应时代的要求,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法律观。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五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本论文主要围绕的是医疗行为中,有关代理同意的法律问题研究。在医疗行为当中,对于那些不具备同意能力的患者,他们的医疗决定必须由他人代替本人作出。针对这一论题,本文主要分为
行政成本是政府组织在履行政府职能即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生产公共产品的活动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它主要由人力成本、公务成本和设施成本构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
基于探索中墨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领域部分空白,为我国投资墨西哥的企业、个人与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一些关于墨西哥商业秘密法律制度方面资料的考虑,本文以民商法、
在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时有发生是有着复杂的法律因素和社会心理背景的。从立法的角度而言,对构成内幕交易要素的内幕人、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的认定,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