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5年以第一篇小说《北极村童话》步入文坛以来,迟子建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与喜爱,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从民间意识入手,结合迟子建的成长经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民间在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弱者不幸遭遇的发现与体认
迟子建在创作中采用民间视角,摒除了政治话语的干扰,小说中浸透着浓重的民间气韵。她总是那么执着和深情地注视着故乡的大地和底层的人民,在创作中涌动着对下层百姓的同情、热爱与敬重。迟子建通过创作表达了对女性不幸命运的同情,对残缺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小人物苦恼人生的关注。
第二、自然——灵魂的家园
在迟子建的笔下,自然不仅仅是场所、环境,更是灵魂的家园。对大自然的歌颂与礼赞贯穿了迟子建的整个创作。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培养了她回归自然的倾向,希望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以弥补和消弭现实生活中所受到的伤害。在回归自然的姿态中,迟子建还展开了对自然人性的追寻,自然人性即指人的自然本性或人的天性,主要表现为追寻个体生命的强力和自由,以及追寻生命本真的状态,前者主要表现于对鄂伦春人的书写中,后者主要表现于对天真无邪的儿章的书写中。
第三、萨满教——大自然孕育的神奇信仰
萨满教是大自然孕育的神奇信仰,它的产生离不开东北神奇的大自然,萨满教又是超自然的,迟子建在其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万物,都充满了神性和灵性的光辉,展现着人的情感和神的灵性。萨满教这一民间宗教形式对于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影响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呈现:一是泛神崇拜,包括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二是万物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