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2019年12月突然爆发新冠疫情,为控制疫情传播,国家提倡大众居家隔离,学生推迟返校,这对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都造成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居家隔离可能导致学生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增加。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疫情下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压力知觉量表、简易心理弹性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以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调查问卷对391名大学生,在疫情前、中、后期开展为期一年3次追踪测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2019年12月突然爆发新冠疫情,为控制疫情传播,国家提倡大众居家隔离,学生推迟返校,这对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都造成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居家隔离可能导致学生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增加。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疫情下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压力知觉量表、简易心理弹性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以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调查问卷对391名大学生,在疫情前、中、后期开展为期一年3次追踪测量。结果:(1)大学生疫情压力主要来源于活动范围受限、社会交往减少、防疫用品紧缺以及新增死亡和确诊病例上。社会交往减少对非自杀性自伤存在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开学延迟对非自杀性自伤存在负向预测作用;(2)和疫情前相比,非自杀性自伤和心理弹性在疫情中保持稳定,但疫情后显著下降;抑郁和压力知觉在疫情中、后都显著下降;(3)与其他年级相比,大三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风险更高;与农村、城镇相比,居住城市的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风险更高;父母亲文化程度越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风险更高;(4)抑郁和压力知觉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心理弹性对非自杀性自伤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疫情发生前,心理弹性在压力知觉与非自杀性自伤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而疫情后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疫情压力总分对非自杀性自伤无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开学延迟会让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减少;疫情后非自杀性自伤下降;疫情下大三、居住在城镇、父母亲低文化程度、高抑郁和压力知觉水平是疫情下非自杀性自伤的风险因子,心理弹性是疫情下非自杀性自伤的保护性因子;疫情影响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机制。
其他文献
乡土文化资源主要是一种富含深厚地区特色的精神文化资源,对农村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好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更快地吸收语文知识。基于此,本文首先说明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再通过利用课内文化资源,传播传统文化精神、融入生活,开展文化实践活动、重视习作练习选题,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等方面,叙述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注
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各先进制造业地区加速以“机器代人”为表征的智能制造发展,由此引发诸多产业空间新现象的出现。捕捉“机器代人”背景下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发展的新趋势,认为“机器代人”将从新业态推动空间功能多元化、新劳动力结构促进环境提升、新设施引发智能载体的出现、新生产组织改变用地构成等方面驱动产业空间变革。基于中山北部产业园规划设计实践,从产业结构升级、智造载体供给、智慧物流引进和宜业环境
为解决限位栏场景下经产母猪查情难度大、过于依赖公猪试情和人工查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s算法的经产母猪发情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马赛克增强方式(Mosaic data augmentation, MDA)扩充数据集,以丰富数据表征;然后,利用稀疏训练(Sparse training, ST)、迭代通道剪枝(Network pruning, NP)、模型微调(Fine tune,
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从这三个维度定义核心素养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出了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这是学校这个教育平台今后的工作核心。“1+n”学生培养模式是一种分层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学习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是临床行为学上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如生长、侵袭、远处转移以及血管生成等。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其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卵巢癌是其中之一。有研究证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异位子宫内膜恶变发生率约1%,大约80%恶变部位发生在卵巢。恶变的机制目前还没有明确,但是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些假说以及列出了一些高危因素可供参考。子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接收留学生视角,系统研究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为起步阶段(1968—1982年)、发展阶段(1983—2003年)、转变阶段(2004—2007年)、扩张阶段(2008年以后);进一步分析了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借鉴价值:战略性接收优秀留学生、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长效机制、提升留学生的社会价值,在此基
儿童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评估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对儿童生活满意度的研究集中在各个领域的满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等横向研究,而探究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三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庞大,研究其生活满意度,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故本研究选取特定年龄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即初中留守儿童,探究应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工具。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网民越来越容易出现社交网络使用过度的问题,当个体对社交网络的使用存在依赖性、出现戒断反应、并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消极影响时,即形成了社交网络成瘾。如何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以“认知-行为”成瘾模型为基础,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社交焦虑、社交网络成瘾和意向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强调:“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这一番话明确了农林高校作为培养造就“农林科技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使命。但农林高校现阶段面临着招生分数垫底、毕业学生逃离涉农行业、就业形势严峻、专业认可度低等严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
培育高校优良学风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根本保障。本研究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对于学风建设问题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学风建设评价,尤其是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乃至空白点,整体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本研究以学风建设评价研究为切入点,提出构建高校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优化学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本研究分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