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社区农村居民的社区认同研究——以豫南C社区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到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城市区域面积也在不断扩张。大量农民的土地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被征用,政府主导将失地农民重新集中安置形成了新的社区。这种社区既非城市社区,也非传统农村社区,属于一种过渡型社区,也可称为拆迁安置社区。拆迁安置型社区虽然表面上看是一种进步,因搭上了城镇化发展的快速列车,在社区公共服务、社区环境治理等,管理起来更高效、便捷,但在建设和管理实践中,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区居民的文化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社区管理与服务上还存在种种问题。  拆迁安置型社区的社区农村居民,从传统村庄的熟人社会搬迁到新社区,他们的谋生方式、居住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乡土社会的社区记忆断裂,以城市社区生活方式为依托的新的价值观念还未形成,这就使得拆迁安置社区居民在心理和行为上无从所从、焦虑、没有归属感,行为上带有乡土生活的习惯,对以城市社区文明的价值观产生排斥,给自己在新社区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进而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生活。本研究以豫南C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研究,证实了该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度很低,社区环境、社区服务、邻里关系、居住时间、社区参与都与社区认同有较强正相关关系,在回归分析中除职业外,其他人口学特征对其影响不显著。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C社区在社区建设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社区基础设施、文化环境、后勤服务都较差,管理混乱,社区参与程度低,居民间交往层次不深、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等等。针对C社区居民所反映出的对新社区的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本研究探讨了如何增强拆迁安置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水平,认为社区治理者应更关注居民的心理需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社区基层服务单位和社区居民三者应相互协调,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社会资本整合社区成员,共同培育社区认同,将社区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活共同体,使社区居民从心理上获得幸福感。
其他文献
以闽南畲族蓝姓在湖西的聚集地为田野点,本研究试图从畲族的历史记忆在当地的保存及变迁情况入手,探讨历史记忆对民族身份认同构建与文化发展的意义。湖西畲族蓝姓在很久以前就
本研究是以Y村村民集体上访事件为例的个案研究,通过对Y村集体上访事件的调查,笔者认为Y村村民的集体上访行动是他们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向主管单位反映无果而采取的一次“温和
随着WEB标准时代的来临,DIV+CSS网页布局已经是当今网站设计的主要布局方法。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对网页布局难点——CSS盒子模型、浮动与定位、Java Script事件处理有
小直径管+泡排和高压气举工艺对于产水气井都能够有效的起到排水采气的作用,但是对于积液停产或者水淹气井,使用单一的排水采气工艺并不能使积液停产井恢复产能。针对此种情
针对我国目前教育工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2011年“两会”上也提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但在我国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