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吉混合原油触变特性研究

来源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cat8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原油的管道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停输工况,在之后的再启动过程中,为了保证管道启动的顺利进行,管内压力须达到破坏原油结构所需求的最低压力,这个压力的大小与原油的触变特性息息相关。针对东北管网某新建保温原油管道输送庆吉混合原油的实际状况,本文应用旋转流变仪进行了原油的稳态测试、循环测试以及动态测试,分析了实验结果对原油触变性的影响;对Houska模型回归方法进行比较,同时运用Matlab对模型参数回归;最后研究了原油老化对触变性的影响,为管道停输再启动的水力计算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多功能低温试验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DHR旋转流变仪测量了原油的物性。包括原油的基础物性、热力学参数以及流变特性。通过测量得到庆吉混合原油凝点为31℃,倾点为34℃,原油35℃45℃密度分别为851 kg·m-3848 kg·m-3,析蜡点温度为44.38℃,含蜡量为25.76%。绘制了粘温曲线,流变性曲线,利用Matlab回归出原油流变物性参数,通过粘弹性测试,对油样的流变性做了详细分析。(2)通过对Houska模型的回归可知,庆吉混合原油在失流点温度到反常点温度范围内,原油温度越低,拟合率越高,剪切速率越大,拟合效果越好。(3)通过冷指实验以及循环剪切滞回环实验可知,随沉积时间的增加,冷指和热浴间温差的增大,沉积物样品的触变性增强。蜡含量的增加使滞回环面积呈波动趋势并不是增加现象,通过沉积时间为7天的现场管道清理出沉积物与冷指实验对比可知,当管道沉积物中含蜡量增加时触变性增强,且相同含蜡量下不同沉积时间对触变性影响也不同。由老化机理可知,蜡晶中高碳数烷烃蜡分子的含量对触变性也有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全反射理论和波导理论,分析传统的Y分叉全内反射高串音的原因,并得到了Y分叉TIR(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光开关特征参数的近似解析表达式,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