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基础资产标的物的一种金融期货。过去大多数股指期货领域的文献都是倾向于对发达市场进行研究,而对新兴市场的考察还不多。新时期经济大环境发展变化,伴随着中国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这个问题,关于股指期货的研究和探索成为中国金融研究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方向。目前以A股为标的物的股指期货主要有在新加坡上市的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和我国推出的沪深300仿真股指期货。本文以它们为研究对象,鉴于共同的A股市场标的背景,将它们均定义为“中国概念”股指期货。论文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等现代金融理论和学说,针对选取的“中国概念”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主要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协整理论和一般因子分解模型做实证分析,得出沪深300仿真股指期货还不能很好的发挥价格发现功能,没能有效提高现货市场信息效率的作用;而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作为正式推出的股指期货起到了价格发现的作用,相对来说促进了信息的传递,能够提高现货市场的信息效率,但效果有限。(2)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由于影响市场运行效率的因素众多,本文主要以波动性为研究因素,利用日交易数据建立GARCH类模型,得出“中国概念”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加了现货市场波动性、以及A股市场具有杠杆效应的结论。一般,新型股指期货在推出之后的非成熟期会出现波动增加的情况,虽然是有限的波动增加但由此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就暂未能起到有效提高的作用,有待于市场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对“中国概念”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效率影响的分析,研究了股指期货、现货市场的关系,从而对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和有效运行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