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小说以婉转的文本语言表达作家内心的世界,以故事的形态流传,以文字的空间想象力博取读者的共鸣;好的歌曲以曼妙的曲调音符传达作曲家的情感思绪,以声音的形态传播,以听觉的切实感受俘获听众的耳朵;好的绘画作品自然也需要有一套自成系统的绘画语言,恰如其分的表达画家的内心,搭建起作品与观者心灵交汇的桥梁。当今物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开始不再容易从丰富物质中获得精神满足,而开始探索更多内心的需求,更多拥有直指人心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开始被市场承认,昂贵的价格促使艺术的创造达到了高潮,也使得部分艺术品流于商业而缺失文化价值。艺术家不是超越时代的神,作为一名普通人,除了必将受其周遭环境影响之外,同时又作为社会生活中最敏感最强调精神创造的一个群体,必将在不同阶段拥有独具特色的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些源自生活本身但又区别于一般日常表达的精神元素,就需要借助恰当的贴切的绘画语言来表述。这种表述,甚至无法借用文字,哪怕是最优秀的文字;无法借助旋律,哪怕是最动人的旋律来表达;她甚至是画家心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是一种“气”、一种“韵”、一种“神”。当学术界开始出现“纯绘画语言”的争议,一派认为画家只要有娴熟的技法就可以追求纯绘画语言的表达,而不必注重画家内心;另一派则认为画家只要有不错的内心想法,不在乎用何种绘画语言,都可以画出一幅好画。实际上这两派都是过于偏颇的,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无法熟练掌握绘画语言的画家难以灵活运用画笔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内心;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则是那些熟练掌握了绘画技法,但却内心苍白,不够丰富的画家面临的最大尴尬,无情可表,无意可抒,自然无物可画。本文就以不同时期绘画艺术语言形态的变化为探索主体,探讨绘画语言的丰富和画家内心意识表达需求的关系,并对中国式哲学与西方油画碰撞出的中国写意油画前景发展做出探索。本文第一部分着重谈什么是绘画艺术语言,绘画语言用以表达画家内心情感,好的作品必须以恰当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才能获得打动人的力量。第二部分主要从油画发展史浅谈各个不同时期的绘画语言形态变化,语言形态变化的表象实际反映各个时期人们精神需求的不同变化。选取各个时期代表画家的代表作品来谈他的绘画语言形态。第三部分提出了当西方油画传入中国,与传统的国画写意、中国式哲学相撞,中国写意油画诞生。研究写意油画的绘画语言,油画的光色技法替代了传统的笔墨,但其神是不变的。第四部分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写意油画的意境如何寻找更好的绘画艺术语言形态表达。最后结语总揽全文,绘画艺术语言形态的探索,除了多变性的表达形式锤炼画家的基本技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从绘画语言的多变中体现画家自身的个人修为,从而能保持不断创新、创造,丰富绘画艺术语言形态,保障艺术品思想内核上的多元性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