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外植物交流史上,园林植物交流源远流长,交流广泛,独具特色,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纵观中外植物交流的历史,中国不仅同朝鲜、日本、南亚、东南亚等睦邻地区友好交流,也与中西亚、非洲、欧洲、美洲乃至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中国的许多粮果作物、名花异卉等传到海外,而海外的蔬菜瓜果、油料香料等植物也来到中国安家落户。园林植物是人类植物交流中最为常见,而最容易被忽视的载体,除本身的实用、经济价值得到广泛传播利用外,还承载着传播科学技术、人文艺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多种功能。因此,研究中外园林植物交流不仅有自然科学价值,亦有人文科学独特的学术价值。中外园林植物交流划分为传统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时期。中外文明交流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而园林植物交流作为文明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传播方式也绝非单一,我们应将其放在中外文明交流这个大背景下去审视,去研究,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采取的传播和交流的方式都不尽相同,都有一定的历史特点。人类文化交流的动力是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即利益驱动论,因此,园林植物交流的动力就是人们对于异国他乡植物特殊的实用功能和精神享受需要。中外园林植物交流的内在机理就是植物交流中要经过较长时期的自然和人为选择:自然界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任何植物要在异国他乡生根传播必须受自然选择;但是人类一方面可以创造条件,改变小气候、土壤和栽培措施促进某些外来植物生长发育,另方面把自己的生活方式、人文艺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和具体植物联系起来,对植物加以利用。在中外园林植物交流史上,传入的外来植物远大于传出的本土植物,外来植物也很快实现本土化,原因是中国特色的多元交汇与精耕细作促进了外来植物的本土化。中外园林植物交流是人类福祉的交流,园林植物本身是绿色的使节,友谊的象征、幸福的吉祥物。植物交流本质无害,应该提倡植物交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加快全球的园林植物交流,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