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23日,温州发生动车追尾脱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网络媒体关注与传统媒体跟进的情况下,该事故成为了一起重大公共事件。在此事件中,主流商业门户网站表现如何,是本研究关注所在。本研究以新浪网新闻中心温州动车追尾脱轨事故专题的最新消息栏文字报道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框架理论对事件跨度为半年的新闻文本样本进行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本论文先对新时期我国重大交通事故报道作一以点带面的回顾,梳理其大致发展脉络与趋势规律,然后转入对温州动车事故专题报道的个案研究。通过对新闻体裁、消息来源、新闻主角、报道主题等九个类目进行内容分析,再选取典型报道进行话语分析,归纳出问责、应对、追思、温情四大主题框架,以及包含和谐、冲突、人文三大要素的宏观层次框架——呈现多元声音的建设性框架。框架各要素间存在着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其中和谐要素贯穿新闻事件全过程,在该专题报道样本中始终占据主流。从对新浪网该专题报道框架的研究可以发现,新浪网呈现多方观点,所以多种主题框架与话语形态并存,但是整体倾向于保守稳健,所以宏观框架中的和谐要素稳占主流。究其原因,既有主流新闻传统的惯性与舆论引导压力,也有网站自身定位与经济方面的考量,还有来自网民社会情绪的压力。新浪该专题样本对动车事故的报道基本上沿袭了新时期以来我国重特大交通事故报道信息公开、舆论监督、人文关怀的三大思路,并有所突破。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对我国新时期重大交通事故报道变迁进行大致回顾,再转入个案研究,最后得出启示,纵向思路有别于现有研究常见的不同媒体对比横向思路;以商业门户网站新闻专题为研究对象,现有研究关注不多;对框架的要素、层次和结构关系进行讨论,虽不成熟,希望丰富对新闻框架的理解。本研究的不足为:本研究关注的是新闻文本框架的建构层面,所以对文本生产者意图与受众接受效果的推测未必准确;本研究的内容分析部分个别类目的设计不甚科学合理,导致研究结果的主观与误差,另外未对内容分析部分进行信度检验;新浪网是新闻文本的转载者而非生产方,因此对具体新闻文本微观层面的分析,无法体现新浪的意图与倾向;对框架成因的讨论有欠充分,未能对影响新闻框架形成的诸多因素进行详细、深入的探讨与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