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而近年来中小学校园中频频爆发的欺凌事件,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给中小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校园欺凌的严峻性和危害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江苏省L县的5所农村初中为例,将校园欺凌分为暴力型、态度型、网络型、言语型四类,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农村初中校园欺凌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运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发现:农村初中校园欺凌发生的时间集中在课间休息时段,校园欺凌发生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校园内的偏僻角落;农村初中学生遭受频次较高的欺凌类型为言语型和态度型欺凌,超过七成的学生在遭受欺凌后能够理性对待,及时向家长及老师求助;农村初中学生实施频次较高的欺凌类型为态度型欺凌和言语型欺凌。农村初中生的情绪状态、性格类型、家庭类型、母亲教养方式、父母受教育水平及职业类型等因素在其遭受或实施校园欺凌的情况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将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得到:学生的性别、年级、情绪状态、性格类型等个体因素对其遭受或实施具有显著影响,男生、低年级、近期情绪郁闷的学生更易遭受欺凌,男生、低年级的学生更易实施欺凌。家庭因素方面,母亲教养方式为情感温暖的学生遭受欺凌的可能性更低。学生的家庭类型、留守情况、父亲教养方式、父母受教育水平等家庭因素虽未进入回归方程,但通过差异性检验及访谈分析发现学生家庭因素对其遭受和实施欺凌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数据分析及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访谈后总结出农村初中校园欺凌主要受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影响:一是校园欺凌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完善,缺乏专门性法律;二是网络媒体监管不到位;三学校反校园欺凌机制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完善;四是农村教师群体素质有待加强,反校园欺凌意识不强;五是家长对校园欺凌认识不足,存在落后的教育观念;六是农村初中生群体自身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防治农村初中校园欺凌也要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层面入手,政府和社会层面要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学校层面要反欺凌机制及设施建设,加强家校沟通;教师层面要提高个人修养,重视班级管理工作;家庭教育层面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学生个人层面要正确认识欺凌,提高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