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晶AZ31镁合金变形行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一种典型的变形镁合金—AZ31镁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单向拉伸行为、微观组织演变、断裂行为、空洞行为以及成形性能的研究,确定使镁合金获得良好变形性能的工艺条件,从而为镁合金板料成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此,本文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通过热轧工艺制备了厚度为0.8mm,平均晶粒尺寸为4.5μm的细晶AZ31镁合金薄板.在50~200℃的温度范围和1.4×10<-3>~1.4×10<-1>s<-1>的应变速率范围内通过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热轧AZ31镁合金的温变形行为,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应变硬化率.在250~450℃的温度范围和0.7×10<-3>~1.4×10<-1>s<-1>的应变速率范围内通过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细晶AZ31镁合金在高温下的超塑变形行为.计算了不同变形温度下表征晶界滑移难易程度的阀应力的值和不同温度下的变形激活能.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了超塑变形后试样的空洞金相、表面形貌和断口特征.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从300℃开始表现出超塑性.在400℃,0.7×10<-3>s<-1>的变形条件下,最大延伸率达到362.5%.变形初期的位错塞积引起的孪生变形是该合金超塑变形的硬化机制,而动态连续再结晶(DCRX)是实现该合金超塑变形的重要软化机制和晶粒稳定机制.超塑变形中的表面形貌表明,晶界滑移(GBS)为主要的变形机理,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GBS的均匀性显著增强,表现出从协同晶界滑移(CGBS)到单独晶界滑移(IGBS)的转变.AZ31镁合金超塑变形中的晶界滑移是由晶界扩散控制,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AZ31镁合金断裂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变形机制从晶内滑移到晶界滑移的转变.发现了超塑变形试样断口附近的晶界上有很多"O"形空洞和沿着拉伸方向的晶丝,晶丝的断裂导致了晶间空洞的产生,并据此提出了晶间空洞形成的微观模型.空洞的长大受塑性变形控制,锯齿形的空洞边界与表面形貌观察结果相一致.在50~240℃的温度范围内,通过平底杯形冲头拉深实验研究了不同冲头温度和板料温度对AZ31镁合金差温拉深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使AZ31镁合金具有最佳拉深性能的板料和冲头温度范围.采用气压胀形试验研究了细晶AZ31镁合金板在热念下(250~450℃)的超塑成形性能.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的超塑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到400℃,极限胀形高度达到38mm,相应的高径比为0.51,表现出良好的超塑成形性能.
其他文献
纳米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纳米碳管增强体与铝基体的复合,使材料具有了单组元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无压渗透是指熔融的铝合金在无外力作用下,借助浸润导
高性能热电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电传输性能和低的热导率,TiNiSn基half-Heusler化合物是近几年发现的新型热电发电材料之一。本论文从优化电传输性能和热传输性能的角度出发,采
复层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它的良好的使用性能,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是近年来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铝及其合金密度小,耐腐蚀,塑性好,容易进行表面处理;镁的密
Based on firm level data for the period of 1998-2007,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growth differences between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医学成像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体多种疾病的检测与早期诊断。磁共振成像造影剂(MRI Contrast agent)是这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来缩短成像时间,提高成像对比度和清晰度。发展非离子型、具有器官或组织靶向性的造影剂和大分子血池造影剂是国际上MRI造影剂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纳米Fe_
目的 通过对2014-2019年度安庆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登录“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对哨点监测数据和聚集性/暴发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9年
当饮用水和水产品中的土霉异味超过人嗅觉感知的浓度以上,将会导致饮用水质和水产品品质下降,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土腥素(Geosmin)和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
底泥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具有潜在的生态危害。利用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底泥进行原位修复是一种重要的治理方式。其能在不破坏底泥生态环境,保持底泥结构和微
通过研究电参数对微弧氧化膜层钙、磷成分的影响,并结合对钙、磷元素在微弧氧化膜层分布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微弧氧化过程电解液中钙、磷成分掺杂进入陶瓷层的机理。采用水热合成试验、模拟体液浸泡试验以及细胞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微弧氧化膜层的生物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电压或电流密度的升高,膜层中Ca、P相对含量增大,但Ca元素增长速度远快于P元素,使得Ca/P原子比也随电压或电流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