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外科医师Jacobs成功实施世界上第一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因其自身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得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尤其是近10年来,伴随着以超声刀、氩气刀、腔镜用切割闭合器(Endo-GIA)、腔镜用可吸收夹、腔镜用止血材料为代表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出现和不断完善,腹腔镜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治疗胃肠道肿瘤方面,继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广大医生和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然而,由于腹腔镜微创手术需要应用二氧化碳气腹以生成必要的手术空间,于是,二氧化碳气腹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影响也随之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争论的其中一个焦点就在于二氧化碳气腹是否会引起胃肠道恶性肿瘤增值和种植转移。目前,全世界多数研究集中在二氧化碳气腹对机体凝血、免疫、穿刺孔转移等方面的影响,而对二氧化碳气腹对外周血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影响以及uPa与结直肠恶性肿瘤血行转移及却少见报道。目的收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Radical Resection,LCCRR)及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Open Colorectal Cancer RadicalResection,OCCRR)患者外周血中uPa资料,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uPa含量的变化,讨论结直肠癌患者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与患者外周血中uPa含量的关系及腹腔镜微创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LS)与传统开腹手术(Open Surgery,OS)这两种手术方式对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up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河南省人民医院腹腔镜微创外科和普外胃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收治科室分为微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组(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Radical Resection,LCCRR)50例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组(Open Colorectal Cancer Radical Resection,OCCRR)41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结直肠癌患者均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4周第1次化疗前,抽取静脉血3ml,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中uPa的含量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检测试剂为人uPa定量ELISA试剂盒,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对检测所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要求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外周血uPa含量的变化,讨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uPa的含量与恶性肿瘤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及二氧化碳气腹对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uPa的影响。结果LS组和O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5±1)h和(3.0±0.75)h,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开腹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前1天,LS组和OS组外周血中uPa含量分别为1.43±0.47ng/ml、1.47±0.50ng/ml,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768>0.05)。术后首次化疗前,LS组与OS组外周血uPa含量分别为1.03±0.16ng/ml、0.99±0.22ng/ml,两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95>0.05)。手术前,Dukes A+B期(癌症早期)外周血中uPa含量为1.12+±0.29ng/ml,Dukes C期(癌症晚期)外周血中uPa含量为1.85±0.37ng/ml,术后首次化疗前,两组外周血uPa含量分别为0.94±0.18ng/ml、1.10±0.16ng/ml,两组相比,无论术前及术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高分化腺癌和中低分化腺癌外周血uPa含量分别为1.06+±0.28ng/ml和1.60±0.4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化疗前,两组外周血中uPa的含量为0.92±0.18ng/ml和1.02±0.18ng/ml,两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uPa的含量与患者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使恶性肿瘤的侵袭性增强。2.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Radical Resection,LCCRR)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Open Colorectal Cancer Radical Resection,OCCRR)相比,并不增加肿瘤患者外周血uPa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