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东部地区的交通高度发达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顺应国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的交通建设重心已经由东部发达地区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地形和位置一直是贵州发展的巨大障碍,贵州是国内唯一没有平原依托的省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山地和丘陵,部分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地面环境错综复杂。钢管混凝土结构是近代发展的一种组合结构,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优点。随着高强新型材料的加入,薄壁结构的运用,无支架缆索吊装悬拼施工等技术的成熟发展至今已然是跨越山区大跨度桥梁的优选桥型之一。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多建于地势起伏大的山川、峡谷地区,正好适合贵州复杂地形的桥梁选型方案,因此该类桥型进行稳定性分析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以大小井特大拱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本文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起源和桥型特点做了介绍,列举了近代该类桥型在交通事业高速发展背景下一些举世瞩目的工程,总结归纳了目前该类桥型稳定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贵州省一座跨径450m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建立了仿真空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该桥梁主拱拱肋悬拼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特性,分析了各施工阶段下拱桥的稳定系数,模拟了原设计方案下的管内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得出了其稳定系数和屈曲分析中的失稳形式。并且对成桥状态进行了 4种荷载工况的线弹性屈曲分析。(2)基于上述分析过程中发现模型在合龙期横向稳定系数低,成桥状态下满布均布荷载作用下近拱脚处两侧立柱失稳的情况下,分析了缆风对施工过程中拱桥的稳定性影响以及在成桥状态下讨论了两侧高立柱的布置数目和分析了调整不同含钢率时全桥稳定性变化。(3)调整了桥梁的部分结构,对背景工程的横撑数目、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米”形横撑、“K”形横撑、“I”形横撑、“X”形横撑对该桥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得出了合理的横撑布置类型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