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larrencewa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和实验指标,客观评价其对ABP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ABP提供可靠的基础与临床依据,促进传统中医药学与西医先进技术结合治疗疾病的进程。方法:以入住广州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并确诊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进行病例筛选,共77例。按照平行对照设计原理及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灯盏花素联合ERCP)和对照组(B组,ERCP)。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IL-10、ET、CRP、TBIL、ALT、ALP、γ-GT. AMY的水平,观察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患者并发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发生率及临床疗效,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IL-10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6和IL-8分别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下降得更显著(P<0.05)。2.两组治疗后血清ET、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的ET和CRP分别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下降得更显著(P<0.05)。3.在治疗后3天及7天,两组的血清TBIL、ALP、γ-G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ALT在治疗后3天均较治疗前无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后7天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TBIL、ALT、ALP、γ-GT在治疗后3天及7天,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4.在治疗后12h、24h、3d,两组血清淀粉酶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12h及3d,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4h,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得更显著(P<0.05)。5.两组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胰腺脓肿及胰腺假性囊肿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7.两组西医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西医总体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中医临床痊愈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医总体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ERCP治疗ABP疗效确切,能改善ABP患者炎症反应和症状,促进胰腺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没有显著增加医疗费用,是联合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介入手段治疗ABP的新途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