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精神病患者康复后的心理体验及精神疾病患病经历如:诊断、住院治疗、药物康复等对当事人影响及意义。以便于更好的了解精神疾病患者达到临床康复后的心理感受,了解当前精神卫生服务中存在的诸如医患关系、医疗话语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患病当事人在精神卫生系统中的自主性等问题。希望通过质的研究视角对以上问题进行主位分析,更加真实、全面的展现精神疾病当事人在达到临床康复后的心理感受及意义;探寻影响当事人全面康复的社会及文化因素,发现有利于当事人康复的线索,提高当事人康复的程度。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方法。资料整理、分析采用质的研究范式中扎根理论方法。研究采用目标抽样法选取十六名参与者,这十六人均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ICD-10)重症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并经两名精神科主治医生分别评估,均达到精神科临床痊愈标准。研究者对十六人分别进行访谈,两到三周一次,每次40--80分钟,每人会谈二到五次。对访谈的内容遵循扎根理论的原则进行整理、分类、编码、归纳主题。通过研究获得了10个相对独立的关联式概念类属,分别是:被动的治疗经历;期望彻底停掉药物;既往经历的困惑;当下身份的不认同;自我的改变;当下体验的敏感和脆弱;对未来的忧虑和悲观;适当面对,减缓应激;对康复的不同理解;矛盾的医患心理。在这10个相对独立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3个更高层次、更具整合性的核心式概念类属,分别是:1:负性的情绪体验;2:自我认同的困惑;3:矛盾的社会交往关系。通过对这三个核心的概念整合,得出本研究的实质性理论(扎根理论):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期面临的应激与自我身份的转变紧密关联。研究显示精神疾病的康复不仅仅是临床性的治愈,而是一个当事人主动参与的长期过程。当事人康复的心理体验受到时代医学模式的影响,并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作者进一步讨论了当前精神康复工作的模式及其局限。现有的康复研究方法以先入为主的理论预设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当事人的主动参与,使当事人自身的康复意识、康复能力受到限制。精神卫生系统一方面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另一方面又促使当事人陷入事实上困境。研究同时对当代精神卫生模式背后潜隐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科技理性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存在的僭越和规训,以及话语层面上知识建构隐含的权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