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尖局域电磁场增强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外电场激励的情况下,对于纳米尺寸的的金属尖所形成的局域场因具有空间分辨高、信噪比好以及电场强度的增强因子大等特点,所以在近场扫描成像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伴随着近场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并结合现代微纳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使的纳米分辨下在位的单分子光谱的检测技术成为可能。同时由于与大量分子的光谱相比,单个分子光谱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从而使的该项技术的发展必将对未来生物,医学,材料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作用。 本文从考虑实现纳米尺度下在位的单分子光谱检测的角度出发,首先对目前现有的一些单分子光谱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考虑到我们阐述问题的侧重点的不同,对SERS在单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部分介绍较为详细。结合具体的课题研究: 首先,建立了对顶金圆锥尖的局域电磁增强模型。 其次,通过使用频域电磁场的三维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对上述模型下影响电磁增强的因素(主要是电场强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 (1)首先对光频波段的金属的光学特性,主要是针对块状金属的色散和吸收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分析。 (2)其次在上述推倒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电场强度增强的各种参数包括:锥尖长度、对顶锥间距离以及不同的探测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的研究。尝试根据光学天线效应(optical antenna effect)和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理论,对上述不同参数下的电磁增强现象进行了解释说明,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3)研究了在TM波入射激励下(632.8nm波长),不同尺寸的对顶锥尖半径对电场强度增强的影响。指出受入射电磁场被锥尖散射的影响,不仅在沿入射电场偏振的方向上,随着锥尖探针长度的改变有共振现象的产生,而且随着锥尖半径的改变,在与外电场偏振垂直的方向也同样有此现象的产生,并对此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说明。
其他文献
反钙钛矿结构锰基化合物AXMn3(如GaCMn3和SnCMn3)因其晶体结构简单和功能属性丰富而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逐渐地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和关注。以往调节优化
分子电子器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多得关注。伴随着微电子学的实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理论方法的不断完善,利用单分子来构建功能电子器件已成为人们公认的最可能的发展趋势。
本论文利用光电反馈布拉格(Bragg)型声光光学双稳系统的混沌动力学系统,对声光双稳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本论文完成如下工作: 概述了近些年来混沌动力学的最新发展,阐
针对应用于地表温度反演的航天遥感数据波段选择问题,文章提出了利用波长范围为8~10.5μm的热红外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单通道反演算法:从温度敏感性的角度证明了利用波长
压电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传统的含铅压电材料,由于含铅量过高,容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研制新型无铅材料是当今压电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压电单晶具有高取向性、结
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在许多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块状材料,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被广泛的研究,同时,这些特性使得纳米颗粒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光学、电子、生物、医学等等,因此,研究者对金属纳米颗粒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生物过程机制以及开发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包括生物传感、基因治疗、生物成像、药物识别等等。本文以银纳米颗粒和iL
学位
近年来,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的广泛应用,研制可集成于MEMS的微带型微等离子体源日益成为热点。这种微等离子体源具有体积小、易集成、方便携带的优点,并能在小功率、常压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