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研究了喷气背包式月表载人机动装置(Manned Maneuvering Unit,MMU)的飞行控制问题。MMU能携载航天员在月面低空机动飞行,比月球车(Lunar Roving Vehicle,LRV)具备更强的越障能力和机动速度,可极大地延伸航天员的活动范围,提高运作效率,为未来载人登月工程中航天员出舱活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论文首先设计了MMU的总体构型和姿态控制系统。其总体构型类似于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喷气背包式月表载人机动装置(Manned Maneuvering Unit,MMU)的飞行控制问题。MMU能携载航天员在月面低空机动飞行,比月球车(Lunar Roving Vehicle,LRV)具备更强的越障能力和机动速度,可极大地延伸航天员的活动范围,提高运作效率,为未来载人登月工程中航天员出舱活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论文首先设计了MMU的总体构型和姿态控制系统。其总体构型类似于美国载人航天出舱活动中采用的喷气背包,同时为了能够克服月表重力,增设了小型火箭发动机以提供轨控能力。姿控系统由位于MMU的8个顶点上的24个冷气喷嘴构成,其中12个喷嘴构成一套独立的姿控系统,提供三轴姿控力矩,另外12个喷嘴则作为冗余备份。姿控系统采用了脉宽脉频调制(PWPF)技术,将控制律生成的姿控力矩调制成便于姿控发动机实现的脉冲形式。论文研究了MMU携载航天员在月面机动飞行时上升转弯段的最优控制和相应的最优轨迹。因为上升转弯段要和巡飞段平稳衔接,所以上升转弯段结束时刻的飞行高度、速度的水平分量和竖向分量受到一组共三个等式约束。MMU火箭发动机推力限幅,以上升转弯段火箭发动机推力大小和推力方向角函数为自变量函数,以燃耗最省为性能指标构成最优控制问题。论文采用Pontryagin极小值原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推力大小函数是开关函数,且至多切换一次,最优推力方向角函数的余切是时间的仿射函数,从而将问题转化为三等式约束下的四参数优化设计问题,设计自由度为一,可通过单自由度数值搜索方法容易地解决。针对优化出的上升转弯轨迹和相应的标称推力函数,论文研究了对最优轨迹的闭环跟踪控制。采用内外环分别独立设计,最后进行综合仿真验证的方法进行设计。外环是制导环,根据轨迹跟踪误差生成火箭发动机推力大小和MMU姿态角,作为控制输入;内环是姿控环,以外环得到的MMU姿态角输入作为被跟踪的指令信号,以MMU实际姿态与指令值间的误差为反馈量,生成MMU姿控力矩作为内环的控制输入。考虑到MMU是微小型航天器,航天员质量与MMU质量相比不是小量,其肢体动作对MMU姿轨控会产生一定影响。论文将航天员分为躯干、大腿、小腿构成的多刚体系统,采用Kane方法建立了航天员-MMU耦合的多刚体飞行动力学方程组,研究了航天员下肢(大小腿)动作对MMU轨迹和姿态控制的影响,以及对姿控工质消耗的影响。论文最后研究了MMU火箭发动机故障停机后的应急下降控制问题。此时,将喷嘴向下的四个姿控发动机切换成轨控发动机,代替火箭发动机的功能,实现月面软着陆,保障航天员安全。因为四个姿控发动机执行轨控功能,其工质消耗速度比姿控时更快,故本章以工质消耗最省为性能指标研究其下降控制。采用Pontryagin极小值原理进行分析计算,发现最优的下降控制策略是先关后开的模式,即先关机使MMU自由落体,在某个时刻切换为全力开机状态,进行制动下降直至软着陆。论文计算出了开机时刻,并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
其他文献
月球作为离地球最近的地外天体,对其进行探测将为掌握地外天体生存与作业能力提供技术基础和试验平台。目前,传统着陆器需要借助巡视器进行巡视探测,探测距离和采样数量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一体化设计。可行走探月着陆器能否在月面成功实现软着陆,其关键在于软着陆缓冲机构的缓冲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铝蜂窝缓冲的可重复使用被动吸能拉/压双向缓冲器,在此基础上,对三种不同规格的铝
随着北斗组网、“嫦娥”落月、“天问”探火的相继实现,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进入国际前列,对于着陆机构和可着落在复杂地形的探测机器人的需求与日俱增。自然界动物优异的运动能力源于其精巧的运动部件、柔顺的协作策略以及高效的能量控制,这些都对新型仿生探测机器人的结构、控制、驱动等多方面创新有着重大启示意义。大壁虎常采取跳跃-着落的方式完成倾斜表面间的过渡。倾斜的着落表面会对壁虎的运动调控和附着策略提出更大的挑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被送入太空。为了减轻地面站的负担,并且保证极端条件下地面站无法对卫星进行支持时,卫星仍能够保持长时间在轨稳定运行,有必要研究高精度的卫星自主定轨技术。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图像的无固定标志点的自主轨道确定方法,可以充分利用遥感图像信息实现卫星的长期自主定轨,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遥感图像尺寸较大,不适合直接进行图像匹配的问题,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遥感
采用双溶剂萃取工艺对粗丙交酯进行提纯,考察了溶剂种类、提纯温度、提纯时间、溶剂添加量及溶剂添加顺序五个因素对双溶剂萃取提纯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水和低碳数的醇类为溶剂、先加水后加有机溶剂、n(丙交酯)∶n(水)∶n(溶剂)=1∶(1~0.67)~(1~0.5)、萃取温度5~40℃,可得到纯度为97.0%(w)、收率不低于77.0%的丙交酯;经熔融结晶精制所得产品的各项指标与精馏工艺相当,采用
自然界中众多生物在其生存环境中展示出了全空间运动与附着能力,它们的黏附功能系统往往具有微观的结构阵列特征。以壁虎脚掌为代表的多层级黏附系统,在层级间的协同作用下,展示出“低预压、强黏附、易脱附”的优异特性。生物黏附体系的结构特征为仿生黏附技术提供了生物学模板,仿生黏附材料的结构设计决定了其功能特性。仿生黏附技术在无损搬运、仿生爬壁以及航天领域的空间操控、太空维护、机构捕获等应用中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地火距离遥远,深空环境复杂,火星探测器一旦出现执行机构故障很难进行在轨维修。为了提高火星探测器姿态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分别对火星探测器环绕段和进入段的姿态容错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针对火星环绕段探测器执行机构发生混合性故障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型滑模观测器的容错控制算法。当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绕飞观测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太阳光压等重复性干扰,考虑上述干扰情
遥感图像舰船检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起到了侦查、监控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遥感图像中的舰船目标,重点研究了舰船检测的深度学习模型、舰船目标双元特性和目标特征融合方式,提出了基于锚框自适应网络、融合目标特性和锚框自适应网络以及融合目标双元特性和锚框自适应网络三种网络用于遥感图像舰船检测。提出一种基于锚框自适应网络的遥感图像舰船检测方法。结合语义特征获取更符合目标分布的锚框位置分布和形状,进而获得质量更高的
三维云层具有很强的非均匀性,是大气辐射传输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何快速准确地求解三维云层辐射,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由多次散射产生的辐射传输计算成本较高问题,通过构建多次散射近似模型,结合水平辐射交换计算方法,提高了三维云层辐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针对多次散射过程中云层粒子散射特性的获取问题,利用米氏散射模型结合Delta-M法计算相关的散射参量。基于散射特性和有限邻域内的辐射传输路径变化
近距离条件下航天器自主接近控制是航天器在轨服务的关键技术。执行自主接近任务需要服务航天器具备在轨发现、定位目标的能力;但空间碎片等的存在导致了空间环境的不确定性,单一传感器通常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空间环境,因此需要考虑多源信息的融合。在服务航天器确认目标后的接近过程中,由于航天器携带燃料的约束,碎片存在的危险性,航天器轨迹规划与控制需考虑安全性、和时间或者燃料等最优;上述自主接近过程的自主性、智能性